郴州市资兴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郴州市资兴市统计局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进结构调整,战胜了禽流感的冲击和原材料、燃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步入新的经济增长时期,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一、综合

2004年,资兴经济运行步入新的一轮加速增长期。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49401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创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289万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270993万元,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143730万元,增长11.1%。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670元,比上年增长17.2%;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531美元。

第二产业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第二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70.17%,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首位;第三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20.56%,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二位;第一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9.27%,居三次产业贡献率的第三位。

产业结构得到新的调整。就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1.1%提高至54.85%,上升3.7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由17.8%降至16.05%,下降1.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1%下降至29.1%,下降2个百分点。

经济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全年财政总收入4.3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5.93%,比GDP增速快39.2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64.79%,为1994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最快速度。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9.53%,比上年提高68.7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98234万元,增长127.6%;产品销售收入399061万元,增长62.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8714元/人,增加19643元/人。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较为单一,社会有效需求仍显不足,环境保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与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农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无公害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综合价格明显好于上年,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92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全年种植业完成增加值25853万元,比上年增长5.73%。粮食、瓜菜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增加;水果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3.46万亩,比上年减少0.94万亩;粮食产量16.19万吨,增长5.9%。瓜菜种植面积10.53万亩,比上年减少8.59%;瓜菜总产量11.67万吨,增长3.75%。年末水果面积6.15万亩,增长11.72%;水果总产量8.24万吨,增长20.62%。其中,柑桔产量3.49万吨,增长65.6%;红枣产量101吨,增长40.28%;梨产量1997吨,增长43.88%。油料产量4635吨,减少8.87%;茶叶471吨,增长16.01%。

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畜牧业完成增加值28070万元,比上年增长5.0%。肉类总产量4.57万吨,增长4.96%。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4.13万吨,增长5.0%;禽肉总产量0.44万吨,增长4.56%。年末生猪发展数80.02万头,比上年增长2.4%;牛发展数5.5万头,增长10%;羊发展数8.2万只,增长15.8%。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12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8%。水产品产量24200吨,比上年增长14.23%。

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林业增加值12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5%。完成造林面积3.68万亩,增长8%;完成森林、林木、林地流转22万亩。年末油茶籽总产量3200吨,减少1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其中排灌机械动力1.66万千瓦;拖拉机1111台,增加79台。化肥施用量(折纯)14470吨,增长5.0%。农村用电量6758万千瓦时,增长6.5%。农田水利机电排灌面积16.8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比重得到有效提升。工业完成增加值2255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89%上升至45.66%,提高4.7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4014万元,增长36.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5530万元,增长38.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484万元,增长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6617万元,增长0.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6865万元,增长186.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71874万元,增长93.2%;集体企业增加值9157万元,增长28.2%;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19501万元,增长7.5%。工业产品销售率99.73%,增加0.91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59.89亿瓩时,增长30.5%;水泥119.12万吨,增长4.9%;饮料酒7.3万吨,增长17.4%。人造板、电石、砖、钢材等少数产品受市场需求不足和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产品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54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据对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资料推算,全年建筑企业施工工程18个,投标承包工程面积62.3万平方米,增长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5万平方米,增长14.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9万平方米,增长12.6%。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建筑企业实现利润额1267万元,比上年增长5.3%;上缴税金1094万元,增长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4亿元,比上年减少37.9%。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减少6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89亿元,增长1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44亿元,增长4.8%。全年开工项目186个(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其中新开工项目达97个。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东江金磊百万吨水泥生产线、东江文化广场、依波茵花园、亿兴建材、东江鱼制品加工扩建、21万吨焦炉技改、东江大桥、金牛湾水上休闲中心、通乡公路改造工程、资兴市建材大市场等13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重点产业项目为全市新增产值3亿多元,新增税费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