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07亿元,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03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32321万元,增长18.4%,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8.48%,比上年增加1.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2783万元,增长1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112元,比上年增加1065元。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2.6:42.7,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 推进“三化”取得成效。全区以发展订单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连接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区内三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农产品产值达900万元,带动农户近5000户。麻竹笋、黑山羊等特色农业得到发展。区属工业增加值89035万元,增长20.1%,比上年快1.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工业产销率为101.3%,比上年高1.4个百分点,独立核算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22.54%,比上年高13.8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水平。城市化水平为46.59%,比上年高2.75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2002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71903万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29394万元,增长3%,林业产值6108万元,增长10.5%,牧业产值32000万元,增长0.4%,渔业产值4173万元,增长10.7%。全区粮食总产量127295吨,增加1705吨,棉花62吨,与去年持平;烤烟1129吨,增长31.3%,水果22920吨,增长11.5%;出栏肉猪38.65万头,增长3.1%;出栏牛1.29万头,增长7.5%;出栏羊10.64万只,增长10.8%;水产品产量7800吨,增长11.4%。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2.1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7千公顷,其中早稻调减少0.12千公顷;优质稻面积6.2千公顷,增加2.71千公顷。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面积为0.04千公顷,增长33.3%;棉花种植面积0.04千公顷,减少20.7%;蔬菜和果用瓜面积5.01千公顷,增长6.8%。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全区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300处,已完成项目4500万处,投入资金1480万元,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21880千瓦,增长8.8%。全年人工造林1.28千公顷,年末有林地面积67708.3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89679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3.89%,比上年高0.9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表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工业增速明显提升。区属全部工业增加值89035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83万元,增长38%,增幅比上年高9.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862万元,增长1.3%;重工业增加值26221元,增长30.1%。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3986万元,增长12.5%;集体工业增加值14711万元,增长19.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386元,增长91.6%。 工业技改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取得好成绩。2002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002万元,增长99.1%。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8208万元,新产品产值率12.79%,比上年高0.4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62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79万元,增长12.6%。企业亏损面为13.8%,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519万元,增长42.2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万平方米,增长16.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增加4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652万元,增长36.87%。其中国有经济完成32135万元,增长48.8%;非国有经济完成32517万元,增长26.8%。在非国有经济中,外商、港澳台、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3190万元,集体及个体投资20267万元。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额21025万元,增长28.8%;更新改造投资8002万元,增长80.8%;房地产开发资2108万元,增长90.3%。年年内新开工项目36个,竣工项目26个。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建设步伐加快。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全部工业完成投资15402万元,以煤炭、黑色、有色金属为主的采掘业投资1620万元;制造业投资11712万元,电力工业投入加大,完成投资2070万元,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区工业化进程。 五、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73万元,增长11.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764万元,增长7.4%;餐饮业10483万元,增长17.6%;其他行业28026万元,增长15.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7144万元,下降31.5%;非公有制经济71129万元,增长18.9%。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平稳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2002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926万美元,增长94.9%,实际利用外资1568万美元,增长74.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区旅游业发展迅猛,通过生态旅游业的召开,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7.3万人次,增长1.3倍,旅游直接收入946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56万元,增长1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状况好转。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663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5万元,增长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379万元,增长24.04%。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各税收入7855万元,增长24.22%,地方财政支出21472万元,增长33.71%,高出财政收入增幅9.13个百分点。存在的问题是收入结构有待改善,增收节支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7784万元,比年初新增19173万元,增长10.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290万元,比年初新增16140万元,储蓄增长率为12.2%。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1178万元,比年初新增39341万元,增长54.7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41万元,比上年增长35.62%,其中财产险收入1499万元,寿险收入1962万元。全年保险赔付额为972.7万元,综合赔付率为28.1%,比去年下降2.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