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783万元,增长21.3%。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67963万元,增长2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5540万元,增长21.5%;其他行业5280万元,增长18.5%。 招商引资增势强劲,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新引进落户项目104个,合同引进到位资金94亿元,实际引进内资22.07亿元,同比增长54.6%,直接利用外资725万美元,同比增长316.7%。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县围绕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顾客满意”的总体目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发展和壮大旅游产业。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4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034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0.3%,实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六、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200万元,增长55.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6076万元,增长10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124万元,下降16.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计划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达16个,全年完成投资127091万元,同比增长53.9%;计划总投资在3000-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达17个,全年完成投资29674万元,同比增长54.8 %。由于桃花江核电站前期工程、东方水泥三期扩建、白竹洲水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快,全年投资快速增长。至年底,桃花江核电站前期工程完成投资62620万元,东方水泥三期扩建完成15020万元,白竹洲水电站完成1490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2733万元,增长7.9%;地税部门完成10867万元,增长35.0%;财政部门完成5408万元,下降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7095万元,增长31.6%。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5.6%,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3.9%,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5133万元,同比增长29.2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6507万元,同比增长2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121万元,同比增长18.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财保和人保两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86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33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2.0%和81.0%。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以 “科技富民强县”为契机,把发展知识产权事业与调整我县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和提升支柱产业综合实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上台阶。全年共申报国家级项目4个,省市级项目14个。益阳市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桃江县金博锑业有限公司、桃江县竹制品有限公司、桃江县天问茶厂等三家企业通过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营科技企业30家。2008年,“复方南参畜宝作用于提高猪肉品质的应用研究”、“球墨铸铁7.63焦炉设备上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二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兴机械的“DN300系列高炉煤气旋塞研制”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知识产权工作进步快速。全年共完成专利申报62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27件,外观设计专利7件。为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县有桃江县金博锑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县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益阳登顶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县拥有小学135所,初中45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技术学校5所,小学生42261人,初中生20604人,高中生13284人,职高生2500人。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8%,高中升学率6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37%。小学教职工3319人,其中专任教师3084人,中学教职工3552人,其中专任教师3016人。小学拥有计算机3800台,图书61.5万册,中学拥有计算机2200台,图书68.5万册。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2461万元,免除率达100%。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我县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大文化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强化市场监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功举办了“迎奥运元宵2008年宣传文化活动”、“汇聚爱心、情系灾区募捐赈灾义演活动”、“廉政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大家颂”群众合唱比赛。扎实作好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年组织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活动100多次,共收缴销毁各类非法出版物2027册。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极大的缓解了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70685人,参合率达95.79%。2008年末全县各类医疗机构达到284个,个体诊所20个,农村卫生室284个,各类机构拥有床位1479张,卫生技术人员2215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推动全民健身热潮,成功举办“第四届大众运动会”和“东方水泥”杯职工篮球赛。12月出色承办了2008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精英赛,我县运动员成绩骄人,共获7金6银7铜的优异成绩。定向、田径、摔跤、举重已成为我县的传统优势项目,全年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了16金22银17铜的好成绩。 十、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08年围绕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5%,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COD削减率为30%,SO2削减率为40%。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44起,同比上升7%;安全事故死亡23人,同比下降4%;重伤14人,同比下降26%;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同比下降33%。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1人,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人数1.2人。煤炭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8614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730人。全年出生人口7449人,出生率9.5‰,死亡率4.51‰,人口自然增长率4.99‰。全县常住人口75.38万人。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人均消费性支出8028元,实际增长8.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3%和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