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资阳区统计局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为了实现资阳新崛起的发展目标,坚持发展为笫一要务,全面实施“产业立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全区经济各行业和谐发展。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喜获丰收,工业经济快速运行,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区实现(GDP)3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1128万元,增长7.5 %,第二产业增加值88100万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91万元,增长10.2%,人均GDP为8005元,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3.6:29.3:47.1。

二、农业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6.4万吨,比上年增加19342吨,棉花总产量135吨,比上年持平,油料总产量4080吨,比上年增加2667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2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02千公顷,增长4.47%,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39.24千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为95%,油料种植面积3.2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5千公顷 。

畜牧业增长加快。全区畜牧业总产值31606万元,比上年增长 3%,全年出栏肉猪35.5万头,增长2.6%,出栏牛0.1万头,增长11.1%,出栏羊0.14万头,增长7.7%,家禽出售120万羽,增长20.6%,禽蛋产量3100吨,增长5.1%。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实现渔业总产值7583.5万元,增长4.8%,水产品产量15.2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15.8亿元,增长62.12 %,其中,电子,机械,纺织等完成产值83697万元,增长153%。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4%。盈亏相低后实现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实现利税5801万元。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6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5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2万平方米,增长11.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增长78.4 %。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城镇以上投资92542万元,增长26.9%,基本建设67668万元,更新改造 16642万元。房地产开发1197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本年施工项目个数149个,比上年增加16个,投产项目个数76个,本年施工房屋面积为49.8万平方米。按行业分类:其中,农村完成投资36369万元,制造业57586万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埸稳中趋旺。200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117405万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12950万元,增长10.2 %,其他行业2915万元,增长10.3 %。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喜人。2006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23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63万元,全年财政支出42119万元,增长58.1%。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增长。20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94917万元,比年初增加13096万元, 增长7.8%,各项贷款余额76452万元,比年初增加16428万元,增长27.4%。

七、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区拥有高中3所,初中16所,小学65所,在校学生55004人,其中:小学21576人,初中18798人,高中9151人,有教师5409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5所,专业防治所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0个,年末全区卫生工作人员209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33人,注册护士506人。

八、人口与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总人口41.72万人,比上年增加4100人。全区人口出生为9.7‰,死亡率为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

2006年,环保事业巩固提高。通过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狠抓生态保护工作,严格把住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关,保障治污排放物达标排放,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项指标完成比上年都有大幅度增长,烟控区覆盖率为10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率为10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308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20元,比上年增长18.4%。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6年,全区完成新增城镇就业500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3147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2803人、公伤保险新增2802人、企业失业再就业5092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增3012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核实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