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资阳区统计局

2005年,资阳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实施“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据初步测算,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54758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369万元,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86239万元,同比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150万元,同比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5.3:33.8:41.9。

一、农业

2005年,中央就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系列文件,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一次调动起来,农民增收问题在粮食直补、全免农业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农业生产资料限价和小额贷款支持种粮大户等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中,得到较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资阳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0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56931万元,林业产值1245万元,牧业产值29748万元,渔业产值11340万元。农业生产增速迅猛。2005年全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39千公顷,增长10.5%,总产量244733吨,增长18.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1.39千公顷,总产量233657吨,增长5.7%。蔬菜播种面积7.12千公顷,增长4.7%,总产量166200吨,增长2.7%。水果产量15553吨,同比下降2.8%。畜牧水产业发展势头加快,2005年全区共出栏生猪34.6万头,比上年增长8.1%,出笼家禽95.5万羽,比上年增长9.3%,禽蛋产量2950吨,比上年增长8.9%,水产品产量15150吨,比上年增长0.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水利建设方面,资阳区完成大堤培修加固、吹填围堰、渠道疏浚、塘坝整修处险等工程210处、完成土方612万方,投入资金8858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322千瓦,耕整机22591台,农用运输车1203辆,渔用机动船1350艘,机动脱粒机11163台,农用水泵20540台,全年机耕面积33千公顷。

二、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资阳区积极实施“产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提高与改制双管齐下,工业经济呈现总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上交税收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2005年资阳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6362万元,同比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381万元,同比增长48.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2982万元,同比增长6.0%。全年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99万元,同比下降19.1%,占规模工业的6.8%;股份制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增加值为14668万元,同比增长77.6%,占规模工业的62.7%。2005年资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全区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924万元,同比增长106.3%,应交增值税1476万元,亏损企业8家,亏损额262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8.3%。电力紧张得到缓解,2005年全区用电量145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1%,其中工业用电量30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5.9%。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的发展趋势。2005年资阳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509万元,同比增长48.3%,其中国有基本建设投资64279万元,同比增长123%,更新改造投资9240万元,同比增长38.4%。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环境日趋优越。全年完成城镇建设总投资15980万元,其中旧城改造8630万元,市区基础设施1550万元,小城镇建设5800万元。旧城改造成效显著。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四、商贸、财政、金融

2005年,资阳区商贸整体优势不断扩大,其对区域经济的吸纳、辐射功能逐渐增强,城区商贸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份量依然厚重。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996万元(经普调整数),比上年增长13.6%。招商引资形势喜人,2005年共签约项目135个,引资28.7亿元。全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14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1.3亿元。

2005年,资阳区财政在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职能,积极促进财源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2005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9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地方财政收入5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地方财政支出191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3%。

金融形势平稳。资阳区金融系统200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78527万元,比年初增长12.9%,各项贷款余额56897万元,比年初增加4200万元。

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始终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努力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上升。2005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0所,专职教师5343人,在校学生54542人。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3094人。

文化艺术事业日趋繁荣。2005年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比较活跃。2005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12.9万册,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6次,全年各种艺术表演观众人次数达35万人次,全年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211场次。

卫生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医疗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2005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299个,卫生机构病床1120张,卫生工作人员1505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396人,初级职称1029人。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的成绩,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呈现勃勃生机。2005年资阳区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获得16枚奖牌,其中: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6枚。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5年末资阳区总户数15.8万户,全区总人口41.53万人,其中男性20.9万人,女性19.5万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07:100。年内人口出生率为10.73‰,人口死亡率为5.7‰,人口自然增长率5.03‰。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3元,同比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3309元,高于全市水平334元,同比增长11.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300元,同比增长13.3%。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加快,各种社区服务发展迅速。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扶贫解困工作力度加大。2005年末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4个,床位650张,收养人员4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