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慈利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运输邮电业 继续加大县乡村道路的投入,农村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境内公路等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货运量390万吨,比上年增长5.9%,货运周转量65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8%,完成客运量175万人,比上年增长2.5%,客运周转量805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9%。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乡乡能上网”信息化工程达到100%。全县邮政业务收入1368.9万元,比上年增长19.84%;发送函件20.22万件,比上年增长14.5%;特快专递1.9万件,比上年增长7.28%;报刊29599万份;,比上年增长4.8%;年末邮政储蓄余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电信业务总收入达4200万元,交换机总容量99806门,年末电话用户88670户;小灵通用户15128户;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9235户。 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热点多元化,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编制了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程,乡村农家店达到137家。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 73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44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5%。从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9595万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361万元,增长25.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15万美元。引进内资实际到位51629万元。 财政、金融 2007年,我县财税金融工作稳步发展,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县财政总收入25341万元,比去年增长24.2%。地方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5022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国税完成各项税收12363万元,地税完成各项税收845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2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1589万元,比去年增长34.4%。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银政、银企关系进一步改善。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0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7801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485万元,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22908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 旅游业和公用事业 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托张家界大品牌,精心打造 “温泉之乡”,江垭温泉、万福温泉、龙王洞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点。积极推介龙王洞、世外桃源、武雷山、娄江漂流、江垭温泉度假村、万福温泉度假村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成功举办“张家界五雷仙山首届道教文化节”。2007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3.82亿元,其中景区门票收入5120万元,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23.2%和24.3%;接待游客13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1%,旅游商品开发实现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61.5%。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零阳西路、万福西路、白公城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启动大操坪休闲绿化广场建设。新增县城绿地5.5万平方米,绿地总量达123.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2.3%。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城区公交线路5条,公交车80辆,成功将120辆“面的”换型为出租汽车,年末营运出租汽车243辆。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年“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年末拥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6所,职高1所,普通中学31所,小学83所,幼儿园61个。在校小学生人数37584人,在校初中学生人数24520人,在校高中生人数11554人,在校职业中学数5604人,幼儿园(学前班)16507人。2007年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98.4%,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1.6%。认真落实“三免一补”和“省免费教科书”救助政策。高中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全县3686人参加高考, 2206人被高考录取,录取率为59.84%。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9个农村制学校建设项目,新建面积达12692平方米,排除危房8791平方米。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强化科技管理工作,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上报和管理工作。全年组织实施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项,项目资金45万元。恒亮矿业公司超细微重质碳酸钙改性系列的研发、岩泊渡食品厂甘薯粉丝传统生产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韶峰公司的环保性废旧塑料去污剂研制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专利申报量11个。完成了3项科技成果验收,分别为稻田油菜免耕技术推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早期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民族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繁荣群众文化,继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举办“质量兴县”大型演唱会、“五·四”青年集体婚礼、“七·一”溇澧广场大家唱、“三湘都市报”联谊和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全年文艺演出1000多场,共送电影下乡4000场次,送书下乡20000余册。 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 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广播覆盖率92.5%,电视综合覆盖率90.0%,推进乡镇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全县已有15个乡镇实现电视联网。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8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 加快县乡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达49.95万人,农村劳动力参加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6.3%。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得到强化。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突出“迎奥运、促健身”为主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老年体育不断发展。全年举办了13次大型群体竞赛;在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上,我县慈利一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了4金3银2铜。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县拥有文化站3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5万册,全年接待读者1.8万人次,借阅各类书籍、杂志5000册次。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全县拥有卫生事业机构44个,医院病床1665张,平均每千人床位2.4张。医务工作人员17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5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559人,护士39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