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门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常德市石门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上下面对非典疫情和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迎难而上,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拓展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经济总量及其增长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县GDP为386150万元(现行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871万元,增长9.0%,推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6904万元,增长14.1%,推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2%;第三产业增加值140375万元,增长12.0%,推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8%。人均GDP为5592元,增长11.3%。三次产业构成为30.7:32.9:36.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1个百分点。

物价总水平适度回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2%。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8.3%,燃料类价格指数115.3%;衣着类价格指数101.5%;中西药品类价格指数102.0%。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上划中央两税3672万元,增长8.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567万元,增长14.0%。国税完成各项税收11797万元,增长9.1%;地税完成各项税收6562万元,增长7.9%。

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值189739万元(现行价、新口径),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农业产值82814万元,增长23.2%;林业产值4836万元,增长8.2%;牧业产值93554万元,增长5.8%;渔业产值4523万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012万元,增长4.5%。

年末耕地面积58.04万亩,其中水田40.52万亩,旱地17.52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4.8万亩,比上年增加1.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94万亩,增加1.7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78万亩,增加0.58万亩;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7.08万亩,减少1.16万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除棉花因灾减产外,其他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粮食总产量28.85万吨,增长14.0%,其中稻谷15.85万吨,增长7.3%;小麦0.25万吨,增长1.3%;玉米7.21万吨,增长46.6%;薯类4.69万吨,增长2.3%;豆类0.83万吨,增长11.0%。油料作物3.43万吨,增长36.1%,其中油菜籽3.06万吨,增长38.6%。棉花1624吨,下降30.6%;柑桔13.48万吨,增长40.9%;茶叶2623吨,增长6.9%;烤烟2694吨,增长20.5%。

年末封山育林面积306.2万亩,当年造林面积7.66万亩,育苗面积246亩,四旁植树164万株,木材间伐量7222立方米,竹材采伐量48万根。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油茶籽668吨,油桐籽374吨,乌柏籽2吨,板粟613吨,棕片62吨。

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51.7%(现行价),牲猪、牛、羊、家禽等饲养量均比上年增加。牲猪年内出栏69.10万头,增长6.0%,年末存栏41.69万头,增长0.5%;牛年内出栏3.00万头,增长10.7%,年末存栏8.89万头,增长3.5%;羊年内出栏85.16万只,增长21.2%,年末存栏53.99万只,增长7.2%;家禽年内出笼1764.79万羽,增长9.7%,年末存笼454.54万羽,增长9.0%。禽蛋产量2.39万吨,增长1.5%。

淡水养殖面积1.91万亩。水产品产量7591吨,增长9.0%,其中鲜鱼产量7574吨,增长9.1%。
年末农业机械总台数3.32万台,总动力25.44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3992台;种植业机械15461台;植保机械448台;机动脱粒机1975台;农产品加工机械21647台。农村用电4656万千瓦时,农用柴油消耗量4004吨,化肥施用量11.9万吨,农药使用量980吨。

全县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18504万元(现行价),实现增加值93209万元。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24613万元(现行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0512万元,增长19.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174101万元,增长12.7%。在工业总产值中,中央、省、市属工业企业总产值109409万元,增长28.5%,县属及其他工业企业总产值215204万元,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50802万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100.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112.70万吨,增长4.3%;石膏47.04万吨,增长2.0%;发电量371914万千瓦时,增长33.8%;硫酸折纯量8.05万吨,增长4.2%;化肥实物量37.77万吨,增长2.1%;水泥101.44万吨,增长16.8%;炸药7485吨,下降3.4%;耐火材料制品1788吨,增长19.9%;连杆47.79万支,增长14.5%。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37家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439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税金12962万元,增长20.1%;利润总额3519万元,增长11.5%。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7家,实现利润过百万的企业有6家。

年末全县建筑企业从业人员7302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564万元,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1个,完成营业收入27554万元,比上年增长84.3%,实现利税1344万元,增长126.7%。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60万元,比上年增长90.2%,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4197万元,增长163.3%;城乡集体投资21797万元,增长29.1%;城乡居民投资20266万元,增长26.0%。

全县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804万元,增长163.2%,其中中央、省、市项目完成投资45424万元,增长3.4倍;县属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34380万元,增长70.9%。在投资额中,基本建设投资55035万元,增长214.6%;更新改造投资6791万元,增长58.4%;房地产开发投资6134万元,增长36.5%;其他投资6237万元,增长227.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计划总投资31.10亿元的皂市水库枢纽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5484万元,其中本年完成投资9817万元。总投资24.85亿元,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石门电厂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7341万元。

本年房屋施工面积37.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3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439万元,比上年增长9.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30260万元,增长9.4%;餐饮业23154万元,增长9.0%;其他行业8025万元,增长15.0%。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27434万元,增长4.6%;非公有制经济134005万元,增长10.8%。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比重由上年的82.2%上升到83.0%。按城乡分:县城市场零售额79469万元,增长13.0%,农村市场零售额81970万元,增长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