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新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目标,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努力构建和谐永定,全区经济健康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9088万元(按属地统计口径,如无注明,下同),同口径比增长12.9%,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52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39万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41797万元,增长1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862元,增长13.7%。第一、三产业增速较快,分别高于上年0.7和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趋缓,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5∶25.4∶51.1调整为12.2∶23.2∶64.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5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8件实事基本完成,其中11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新增城镇就业2632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1803人。建成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2625平方米,安置低保户61户,补贴资金3.02万元。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分别新增8053人、2242人、5326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62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60万元。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73598人(含在本乡镇内),增长26.5%,劳务总收入34251万元,增长27.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2%,建成烟尘控制区个数3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5.9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个数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5.9平方公里。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67千公顷,下降1.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6.28千公顷,增长7.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1千公顷,增长7%。粮食总产量168163吨,增长1.5%,其中稻谷产量97496吨,增长1.7%。全年出栏肉猪35.16万头,增长2.7%,出栏牛3.32万头,增长3.1%,出栏羊7.61万头,增长1.6%,出笼家禽182万羽,增长3.5%;水产品产量3811吨,增长8.6%。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950万元,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49398万元,增长3.3%;林业产值8346万元,增长5.4%;牧业产值30785万元,增长6.0%;渔业产值2705万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16万元,增长13.6%。 农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植64552万元,增长5.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迅速,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6.4%、10.3%、18.0%、2.7%、12.6%。产业化带动强劲,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占全市的45%。农业观光园水果、蔬菜喜获丰收。中荷、中德、世行贷款等农业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农业标准化生产起步。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4000万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032处,完成工程土石方30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8.9公顷。年末农业机械17511台,总动力274586千瓦,分别增长1.1%和3.7%。农机耕作面积8千公顷,农机排灌面积6千公顷,农机植保作业面积3千公顷,农机收获作物面积6千公顷。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年农村投资33219万元,增长18.4%。财政支农支出8956万元,增长30.3%。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13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基本完成。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处,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2000口。建成城区到乡镇水泥公路18公里,建成通村水泥(沥青)路108公里,建成3个农村客运站;新增通电话的行政村14个,新建农村移动基站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3090万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529万元,增长2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6234万元,增长10.9%;集体企业增加值1662万元,下降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8299万元,增长20.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775万元,增长34.9%。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辖区园区工业企业21家,比上年增加3家,实现产值18000万元,增长18.4%。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45万元(其中市本级利润为-830万元),实现利税3652万元(其中市本级447万元);企业亏损面为22%(其中市本级为80%)。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0.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略有下降。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9649万元,同比下降0.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000万元,与去年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4万平方米,下降11.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1万平方米,增长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8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1911万元,增长21.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2691万元,增长18.5%,更新改造投资19815万元,增长61.2%,房地产开发投资39220万元,增长23.3%;农村投资33219万元,增长18.4%;跨区项目投资13340万元,下降46.8%。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2项,完成投资7.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1%。其中续建重点工程完成4.6亿元,新建重点工程项目完成2.1亿元,新增项目完成0.8亿元。工会大厦、区治大院主楼和附属楼已交付使用;天门山景区开发、张桑公路永定段、吉首大学安置区等建设项目进展较快。教字垭中小学日元贷款项目基础工程已完成;天门小学教学楼主体已完工,科技馆、游泳馆等附属设施正在建设中;土木溪水电开发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乡、村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加快;聚星汽车城等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 房地产开发升温。全年投入房地产开发资金39220万元,增长23.3%。房屋施工面积56.4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住宅41.95万平方米,增长8.1%,新开工面积30.8万平方米,增长28.4%;房屋竣工面积19.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8个百分点。商品房空置面积0.9万平方米,下降82.4%,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减少83.0%。土地购置面积56.2万平方米,增长134.7%,完成土地开发面积55.2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