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门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上划中央两税3150万元,增长0.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686万元,增长25.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3293万元,比年初增加2626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378万元,比年初增加2193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75059万元,比年初增加1095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6168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现金支出573532万元,增长19.2%。现金净投放11849万元。各项保费收入4680万元,比上年增长5.8%;赔付款930万元,下降38.8%。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部门完成了37所学校的撤校改校工作,优化了学校布局。全县拥有中小学328所,在校学生87013人,其中中学生38099人。幼儿园8所,幼儿班171个,在园幼儿4222人。教职工5629人,其中专任教师5061人。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994人。 现有校舍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建中小学校舍房屋面积5500平方米。 年末县属各类科技人员9828人。科教中心20个,全年举办科技培训100期,培训人员5.3万人次。科技成果推广项目9项,科技投产项目创产值6870万元,创利税1090万元。有13项科技成果获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举办文化艺术活动8次。首届中国(湖南石门)柑桔节在石门成功举办,提高了石门的知名度。我县被列为"全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 全县有文化站19个。县公共图书馆藏书7.5万册,中小学图书室藏书140万册。全县在市级以上单位发表、展出文艺作品19件。《妈妈留下的丝包头》(长篇小说)、《戴斗笠的少年》(散文集)获第五届丁铃文学奖,《壶瓶松云》、《桃源仙境小康家》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佳作奖。 年末乡镇广播站20个,广播专线传输0.5万杆公里,乡镇通播率100.0%,村级通播率94.2%。农户喇叭入户数3.1万户,农户喇叭音响率92.0%,有线电视入户数6.6万户。 全县拥有卫生事业机构27个,医院病床总数1178张,平均每千人床位1.7张。医务工作人员2002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28人。在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中西医生818人,护师、护士440人。全年诊疗病人75.4万人次,入院治疗2.7万人,病床使用率68.4%。县卫生防疫站被卫生部授予"全国消灭脊灰炎先进单位",县人民医院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全县举办各类运动会4次。在全国九运会上,石门籍运动员覃云峰夺得双人1000米皮划艇冠军,打破了我省水上运动18年与金牌无缘的局面,实现了我县在全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我县运动员在省、市级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金牌34枚、银牌25枚、铜牌21枚。为国家队输送运动员1名,为省级专业队输送运动员3名,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12名。 环境保护 全县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0个,治污投资额61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428万吨,工业废水处理达标量2068万吨,达标率85.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129589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处理率100.0%;工业废物处置率9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0%,噪音达标区覆盖率100.0%。城区空气中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1年全县户籍总数223795户,总人口684453人,其中农业人口591959人,非农业人口92494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51143人,女性人口333310人。 计划生育工作获得"全省计生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全县人口出生率9.6‰,自然增长率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农民家庭全年收支情况的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比上年增长1.9%,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元,比上年增长2.7%。随着国家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两个确保"等政策的落实,城镇职工收入增加。在岗职工人均年货币工资9511元,比上年增长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