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桃源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7年。桃源县零售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7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贸易零售额332999万元,增长17.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7191万元,增长17.1%;其他行业零售额16861万元,增长17.2%。按城乡分,县城零售额224291万元,增长19.1%;县以下零售额212760万元,增长15.7%。 年末有证个体经营户14076户,从业人员11144人。年末私营企业773家,雇工人数9327人。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全县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8.9%,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8.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9.3%,定基比增长9.3个百分点。基比指数分类看:食品类122.2%,饮料烟酒类104.3%,服装鞋帽类101.1%,日用品类102.1%,家用电器类100.8%,农业生产资料类104.0%,服务项目及收费类102.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县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48万元,同口径增长26.2%,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9717万元,增长21.9%。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各税13509万元,增长34.6%;耕地占用税872万元,增长143.6%;契税716万元,增长60.5%。全年财政支出85178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047万元,增长18.6%;公共安全支出4863万元,增长4.8%;教育支出16901万元,增长58.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11万元,增长1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284万元,增长15.8%;医疗卫生支出6207万元,增长156.5%;环境保护支出619万元,增长8.4%;农林水事务支出10963万元,增长37.5%;交通运输支出6429万元,增长132.9%;科学技术支出361万元,增长22.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84万元,增长6.6%;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352万元,增长8.1%。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3102万元,比上年末净增80142万元,增长16.6%;贷款余额285677万元,比上年上升19.8%。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23589万元,增长19.9%;现金支出1823405万元,增长19.9%;全年累计回笼现金184万元。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9385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寿险业务收入8513万元,增长8.5%;保险业务支出5249万元,增长67.0%,其中,寿险业务支出4493万元,增长105.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7年,我县列入和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项,争取拨款700万元,其中省拨款615万元。全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0项,新发展技贸机构5家,技贸协会单位8家,签定各种技贸合同300份,合同金额4500万元,全年编发科技信息期刊12期,累计发布信息60条,被县以上采用5条。 全县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1629人,其中,按职称分,有高级职称的484人,中级职称的5478人,初级职称的5027人,其他640人。 教育事业发展有序,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整体优化,学校的设置布局趋于合理。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2所,其中,职业中学5所,普通中学50所,完全小学131所,特教1所,小学教学点45个。在校学生94963人,其中职业中学5966人,普通中学42736人,小学46169人,特教92人。教职员工7779人,其中专任教师5930人。全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666人,38人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奖励126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196人次,省级奖励120人次,市级奖励948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电影放映单位12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有集镇文化中心40个,图书室125个,文化户200个,民间剧团11个。县图书馆藏书115013册,县文管所收藏文物1684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年内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表的文艺作品64件。 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88194户,广播综合覆盖率98.0%,电视综合覆盖率97.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50个,病床152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34人,其中,执业医师655人,执业助理医师359人,注册护士528人,药剂人员224人,检验人员9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73人。年末有个体诊所、医务室94个、从业人员14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起步发展,2007年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679749人。药品检测合格率99.0%,“五苗”全程覆盖率93.8%,住院分娩率99.3%。年末农村有自来水厂56个,饮用清洁安全卫生水的人口达42.23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1.0%。 2007年,全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电脑体育彩票布点18个,全年完成销售额260万元。参加省市体育比赛,我县运动员获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7枚的好成绩。年内向省体校输送新生8人,向市体校输送新生26人。 十、对外经济和旅游 2007年,桃源县外向型经济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537万美元,引进到位资金1888万美元,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4310万元,上交税金14331万元,实现利润21847万元,全年出口创汇2932万美元。年内新批三资企业2家。 旅游事业稳步发展。年内桃花源旅游风景区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5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完成税金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年内举办了2007′中国湖南桃花节。 十一、人口与劳动就业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末,全县总户数333650户,总人口974510人,比上年仅增加14人。总人口中,男性507131人,女性467379人;农业人口827440人,非农业人口147070人。全年出生9088人,出生率9.3‰;死亡4687人,死亡率4.8‰;自然增长率4.5‰。全县一孩率74.7%,计划内生育率97.3%。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7615人,其中,在岗职工36303人,劳动报酬总额65634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64234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8007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231元,增长30.0%。 十二、人民生活、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46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增长11.6%。据全面统计,农民人均实际所得收入3391元,增长11.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497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9%,人平5100元,增加622元。 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有敬老院17个,床位1161张,共收养831人。全年优抚对象7459人,优待金1551万元。全年城镇低保人数13912人,低保金额1337万元;对困难户、散居孤老残幼的集体供养金额660万元。大病医疗救助30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