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澧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常德市澧县统计局

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国民经济继续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29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334万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54万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2179万元,增长1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13元。

一、农业

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以“五个百万亩工程”的战略思想为主线,全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加大抗灾夺丰收的力度,全面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4411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种植业总产值完成119683万元,增长1.0%;林业总产值完成2149万元,增长46.9%;牧业总产值完成108180万元,增长9.6%;渔业总产值完成24399万元,增长10.5%。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我县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全县上下同唱工业化这个主旋律,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45388万元,其中市属5417万元;县属539971万元。国家限额口径46家单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0866万元,增长12.9%。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对经济总量和财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县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26家,其中超过亿元的1家;税收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14家,其中过1000万元的2家。

据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统计,全县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902101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完成492999万元(规模以上完成68477万元)。

2002年全县建筑施工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8家建筑企业共完成施工产值238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7万平方米,减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83万平方米,增长35.04%。

三、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邮电通讯能力增强,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02年全年完成增加值349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完成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04752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22659万吨公里,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电信局年末拥有电话用户13.5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1.1万户。移动公司净增移动电话1.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8万户;邮政局订销报纸累计数316万份,订销杂志累计数105万份。

四、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实现购买力1838元。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9.8亿元;餐饮业1.1亿元;其它行业5.2亿元。

市场物价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0%。

五、财政金融

2002年,我县财政工作继续立足于培植财源、优化收支结构,确保财政平衡。全面实现了年度的财政工作目标。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280万元,加税收返还收入255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460万元,上级追加支出指标457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95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3051万元,调整工资补助4371万元,各项结算补助986万元,农业税灾减补助268万元,上年结余1654万元,调入其它资金27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总计3505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423万元,上解支出3618万元,合计33041万元,收入减去支出,年终滚存结余2015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的支出2005万元,净结余10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222万元,加上补助收入1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万元,共计371万元,减去基金预算支出351万元,上解支出17万元,基金预算年终滚存结余3万元。

全年金融运行平稳。2002年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3亿元,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23.1亿元,减1.8%。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对工业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后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全民基本建设59708万元,更新改造618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007万元,城镇集体13979万元,农村集体16139万元,个人投资42742万元,其它2738万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有较大比重,在工业上的投入全年完成12600万元,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386万元,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2933万元。移民建镇投资15300万元。

七、科技文教

科技工作围绕全县经济工作目标与任务,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2年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联姻合作的形式,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引进上有新突破。全年全县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项,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项,争取到市级以上科技经费23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50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8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5.7%。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县荆河剧团全年演出200场,其中下乡演出160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翊武影剧院接待省内外文艺演出团体25个,演出30场。县电影公司把“爱教”电影活动引向深入,组建15个电影放映队把电影送到每一所学校,据统计,全年为中小学校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1230次、2140场,爱教育的中小学生达16000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图书馆全年接待各类读者17000人次,书刊流通率达3.3万册次,新添图书1100册,收集地方文献80种。县广播电视局强力推进“户户通”工程,今年新发展乡镇有线电视用户7383户,全县32个乡镇已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覆盖,415个村(居委会)开通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6%。到目前为此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已达58000户,入户率达32.6%。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拥有中小学校277所,其中:普通中学43所,职业中学7所,小学227所。普通中学现有在校学生51350名,教职工3344名。普通小学现有在校学生58875名,教职工3748名。全县3105人参加高考,被大专以上学校录取2722人,录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960人。全年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004%以内,初中生辍学为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