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汉寿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县引进县外境内项目103个,合同资金18.5亿元,实际到资5.5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4个,外资到位资金1600万美元;合同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45个。出口创汇1115万美元,增长3.7%。 六、交通、邮电 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47亿元,增长14.1%。全县公路里程1829公里,其中:二级10公里,三级36公里,四级852公里,等外931公里;县道147公里,乡道593公里,村道1089公里。 邮政通讯强劲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637万元,增长2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76万元,增长32.8%,电信业务总量5466万元,下降4.2%,移动业务总量12000万元,增长43.4%,联通业务总量2095万元,增长1.7%。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09523户,小灵通用户11785户,宽带用户9948户。移动手机用户23.21万户,其中移动公司手机用户18.37万户,联通公司手机用户4.24万户,电信公司手机用户0.6万户。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27252万元,增长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79万元,增长8.1%。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完成1678万元,下降12.1%;地税完成6853万元,增长20.7%。财政预算总支出106117万元,增长22.6%。 金融运行总体健康平稳。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562万元,增长8.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9504万元,增长20.2%。其中居民储蓄存余额379182万元,增长19.8%,外汇存款113万美元,增长43.0%。各项贷款余额212132万元,增长15.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5454万元。当年累放贷款158054万元, 累收贷款107654万元,贷款净投放50400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县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8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1项,县本级34项。申请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45件、外观设计专利19件。高新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340万元,高新技术产品完成产值41676万元,实现增加值16266万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年末有学校172所,其中高中7所,职中6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128所。在校学生86284人,其中高(职)中生18485人,初中生26532人,小学生41267人。有教职工6408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3425人(专任教师3103人);职中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232人);小学教职工2669人(专任教师2639人)。小学招生6572人,毕业8502人。初中招生8767人,毕业9139人。普通高中招生4802人,毕业5162人。职中招生2025人,毕业836人。幼儿园62所,班数288个,在园幼儿9475人,教职工629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158人,600分以上学生人数40人。 九、文化、广播、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2008年末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9个,开展农村文化活动60多次;艺术表演团体9个,排练节目260多个,全年演出场次2000多次,观众人数7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场次132场,观众人数6.3万人次;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4.84万册;电影公司1家,放映队20个,放映电影7323场,其中农村数字电影普及放映6600场,观众290万人次;文物所有馆藏文物1250件。旅游风景区3处,观光旅游10.68万人次,旅游收入3700万元。《嘻爹嘻事》参加中国首届老年艺术节,荣获银奖。建立《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297项入选。 广播电视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现有各种卫星地面接收站点14521个,有线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3.2万户,其中联网用户7.8万户。农村有线、无线数字电视村组覆盖率为94%,县乡联网率为100%。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参加省市常规赛,涉及皮划艇、赛艇、摔跤、举重、体操、射击等项目,在省常规赛中夺得12枚金牌,在市常规赛中夺得83枚金牌。代表省市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龙舟赛,夺取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医院10个,拥有床位962张,乡镇卫生院28个,有床位730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个,血浆站1个,村级卫生室494个。卫生技术人员1639人,其中执业医师476人,执业助理医师241人,注册护士426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268659户。总人口806708人,增长1.8%。男性416893人,女性389815人,男女性比为107:10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65124人,非农业人口141584人。年内人口出生率11.81‰,死亡率3.88‰,人口自然增长率7.94‰。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0元,增长22.8%。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8150元。百户城镇居民年末拥有:摩托车22辆,电话72部,移动电话166部,冰箱89台,彩电126台,组合音响28台,空调88台,热水器91台,洗衣机97部,家用计算机28台。 农民人均纯收入4575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人均工资收入1746元,比上年增长12.5%;一产业经营收入1971元,增长21.3%;二、三产业经营收入578元,增长10.6%;各项转移收入268元,增长4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0元,增长17.2%。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4360元,增长14.9%,人均住房价值8089元,人均居住面积41平方米。百户农民家庭年末拥有:自行车93辆,洗衣机60部,冰箱28台,摩托车49辆,彩电107台,电话70部,移动电话100部,空调6台,热水器8台,家用计算机3台。 从业人员基本稳定,劳动报酬增长较快。年末在岗职工从业人数25370人,比上年下降3.04 %。其中:国有单位12993人,增长0.15%,集体单位1403人,增长9.7 %,其他所有制10974人,下降7.9%。在岗职工劳动报酬总额53271万元,增长16.8%,人均年工资20772元,增长16.6 %。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均年工资分别为26669元、24265元、16140元,分别增长48.5%、14.5%、5.2%。 社会保障增强。年末企业养老参保人数1804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参保人数1301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471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35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14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540434人。 十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生产安全事故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83起,下降21.0%,事故死亡23人,下降18.0%,重伤31人,下降22.5%。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下降83.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29人,下降13.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