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4 常德市安乡县统计局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4年,全县建筑企业紧紧抓住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努力拓展县外建筑业市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0.3%。全县共有建筑企业1100多个,其中,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04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4亿元,增长15.4%。其中,城镇以上投资3.64亿元,增长19.3%;城镇个体和农村投资3.60亿元,增长9.9%。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25亿元,增长6.5%;更新改造投资0.51亿元,增长46.4%;房地产投资0.68亿元,增长94.9%。从投资部门分类来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0.12亿元;第二产业投入1.54亿元,增长54.1%;第三产业投入2.07亿元,增长16.5%。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大湖口大桥年内顺利建成通车;汽车北站投入运营;完成通乡公路52公里;黄山岗220千伏变电站奠基开工;工业新区企业凯斯零件、津津制药、华安制药、药圣堂药业等投资大,建设速度快;香港商业步行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大市场等市场建设顺利;金安花园、紫珑花园等房产开发项目形势很好。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4年,全县农村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消费热情,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亿元,增长11.6%。其中,县级零售额6.58亿元,增长10.0%;县以下农村零售额5.20亿元,增长13.6%。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6万元,增长10.6%;餐饮业 1.76亿元,增长19.4%;其他行业0.26万元,增长0.6%。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和商品一条街正成为县城消费品市场特点,连锁超市和知名品牌专营等新型市场经营业态发展迅速。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全县市场规范活跃有序。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1 %,市场物价上涨5.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8%,年度比较上升3.8%。从十二大类商品零售及居民消费品价格和服务指数看,涨幅最明显的是农业生产资料类,上涨18.4%,其次分别是:食品类上涨6.7%,服务项目及收费上涨5.9%,燃料类上涨3.2%,中西药品类上涨2.5%,建材类上涨1.0%,化妆品类上涨0.7%。价格下降的有5类,按下降幅度依次为:文化体育用品类下降6.9%,家用电器类下降3.8%,服装鞋帽类下降0.9%,日用品类下降0.9%,饮料烟酒类下降0.5%。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事业安全繁荣。2004年,因为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增长加速。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3.26亿元,增长13.9%。乡村公路建设得到加强,水陆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运输能力有很大提高。县境内有省道31公里、县道130公里、乡道200公里、村道1000公里,有水泥硬化路120公里,全县公路好路率85%。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1800万吨公里,增长15.0%;旅客周转量 57470万人次公里,增长11.0%。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2004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3249万元,增长2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71万元,下降14.7%;电信4997万元,增长26.1%;中国移动 6371万元,增长30%;中国联通810万元,增长3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62万户,增长7.5%,电话普及率 45.2%;互联网用户8647户;移动电话用户4.45万户,增长15.5%。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喜结硕果。2004年,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3.39亿元,增长54.7%,其中境外资金到位1113万美元,增长44.5%;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0万美元,出口5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工作努力适应新形势。财税工作适应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的新形势,努力挖潜,确保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和“四个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2004年,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0435万元,虽比上年下降10.5%,但若剔除政策性调减因素,同口径比较增长11.7%。其中工商税收3772万元,增长28.0%;农业“三税”2213万元,比上年农业“四税”减少2405万元,其中,农业税2073万元、下降39.2%;耕地占用税109万元、契税31万元,两项合计增长27.3%。县级财政总收入31786万元,增长14.1%;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6801万元,增长12.2%,财政净结余172万元。财政总量特别是工商税收总量太小,政府财力仍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贷款下降。200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43亿元,比年初增长13.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6亿元,增长7.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突出特点是企业存款增加快,年末余额为1.03亿元,比年初增长66.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8.72亿元,下降5.8%。其中,短期贷款17.37亿元,下降7.1%;中长期贷款0.08亿元,下降57.0%。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2.44亿元,增长5.7 %;现金支出82.00亿元,增长5.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社会把保险作为社会保障手段的意识及投资方式的理念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县完成保险收入6688万元,增长26.7%。其中,人保公司保险收入852万元,增长15.0%;寿险公司5142万元,增长29.0%;平安公司694万元,增长26.0%。赔付总金额1845万元,其中,人保公司赔付341万元,赔付率40%;寿险公司1337万元,赔付率26.0%;平安公司167万元,赔付率26.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4年,全县科技工作突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题特色,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撑作用,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全县申报科技计划项目8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专利8项;引进推广各类新技术52项,转化科技成果32项,开发新产品20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鼓励民间投资兴办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04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6年级在校学生巩固率100%;初中新生入学率达99.8%,初中2-3年级学生巩固率98.8%;高中新生招生比例达78.7%。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9所(不含民办),减少8所,在校学生65068人,减少5456人。其中,小学129所、教学点9个,在校学生28059人、减少2322人;初中21所,在校学生22904人、减少5916人;普通高中4所,另其他学校附设高中2所,共有在校学生11412人、增加988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2426人,增加1703人;特校1所,学生33人,增加29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34人,增加62人;设教师进修学校1所。2004年中小学校毕业18771人,招生13716人。有专任教师4251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941人,专科学历的2304人;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3893人。民办幼儿园70多所,在园幼儿2600人,幼师350人。全县各级学校校舍共有建筑面积46.9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26.11万平方米每生均占7.1平方米;小学20.18平方米,每生均占7.2。校舍总面积中教学用房面积23.57万平方米,其中中学11.06万平方米,小学12.22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仍有危房面积0.7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