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常德市鼎城区统计局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开放兴区、工贸强区”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0亿元,增长6.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5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06:26.17:41.7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优,工业总量不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比较效益偏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4年,鼎城区农业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结构调整,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2亿元,比上年增长7.2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74亿元,增长10.1%;林业总产值0.39亿元,增长7.96%;牧业总产值6.09亿元,增长2.22%;渔业总产值4.48亿元,增长11.6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73亿元。

年末耕地面积101.79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7.2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94万亩。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8001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4.86%。

养殖业稳步增长,淡水养殖面积14.5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51484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水利建设投入资金4120万元,新开工水利工程6700处,完成土石方8.7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公顷。

二、工业

2004年,全区积极实施“兴工强区”战略,优化经济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投入,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4014万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2573万元,比上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52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2亿元,增长18.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增长4%。完成房地产开发1.29亿元,增长141.1%。城市建设投资2300万元,改造了鼎城路,硬化了15条小街小巷,绿化了迎宾路、大湖路和善池路。投资450万元,硬化通乡公路25.02公里,改造通村公路24.6公里。投资600万元进行城区电网改造。

四、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全年实现增加值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运输能力大幅提高,邮电通讯状况有效改善。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43591万吨公里,货运量6090万吨,旅客周转量250753万人次公里,客运量4559万人。公路线路年末里程2351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1597辆。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0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62.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7668.4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1897户,新增9390户,年末局交换机总容量124580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19186户。

五、商业、贸易和旅游

2004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城乡分,城市零售额18.0亿元,增长11.8%,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1.9亿元,增长1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8.9亿元,增长12.9%,餐饮业1.0亿元,增长16.3%,其他114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64万元。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2004年全区实现海关进出口总额185万美元,其中出口148万美元,进口37万美元,利用外资签订合同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合同金额630.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8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7%。全年招商签约项目131个,新动工项目109个,当年建成投产的项目94个。

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0万元。接待境外入境人数53人次,港、澳、台同胞41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000美元。全年出境人数2411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2123人次。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4年,全区各级财税部门科学理财,依法治税,狠抓征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20万元,剔除政策性影响因素,比上年增长4.5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1050万元,增长14.1%。其中:国税1795万元,增长109.7%,地税5845万元,增长26.2%,农牧业税2850万元,下降52%,上划中央两税5385万元,增长109.7%。

金融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7369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财产险收入1558万元,寿险收入5811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829.9万元。保险赔付额4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5%,其中财产险赔款3987万元,寿险给付564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344.8万元。

七、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全年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09.6万元,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68人。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项,“863”计划项目1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专利申请5件,授权专利3件,签订技术合同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万元,建成产品检测实验室8个,国家检测中心3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3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17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3台件。建成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地震台站1个。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全区共有中小学校338所,在校学生人数123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幼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4625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5960户,档案馆1个,全年开放各类档案3579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拥有卫生事业机构45个,病床1377张,平均每千人床位1.63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32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76人,注册护士478人。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有乡镇卫生院34个,卫生院床位数513张,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1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