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津市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调控政策,积极应对金融风暴等不利影响因素,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津市,全市经济发展加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协调发展,谱写了富民强市的新篇章。 一、综 合 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测算,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249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加快了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197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76327万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46380万元,增长13.0%。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经济总量之比由上年的26.7:38.6:34.7调整为24.1:41.5:34.5。按平均常住人口数测算,人均GDP达到16969元,增长12.7%。全市财政收入总计57968万元,增长31.0%。 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五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9%。其中,汽车配件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3.39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31.9%,增长7.2%;盐化工产业完成产值6.95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16.5%,增长57.2%;食品产业完成产值6.31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15.1%,增长63.2%;纺织产业完成产值6.42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15.3%,增长90.1%;造纸产业完成产值3.44亿元,占规上企业产值的8.1%,增长72.8%。 工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700万元,本年完成投资5600万元,融城大道得以拓宽、吹填工程新增500亩商业用地,园区一期开发框架基本形成。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0%;上缴税金3543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税收的31.4%。 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2078.4万kwh,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业用电量21350.4万kwh,增长55.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7548吨标准煤,增长17.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耗能3.4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7%。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SO2排放总量削减率为27.19%,COD排放总量削减率43.48%,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SO2为19.34千克/万元,COD为15.57千克/万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加强基础配套、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北区宜居新城;扩充园区,南拓融城,打造南区“工业新城”。加大投入,努力建设城区道路、排水管网改造等十大城建工程。深入抓好镇村同治,突出抓好安全水、环形路、充裕电、洁净气、宜居宅等基础建设,镇村街道整治和卫生治理不断改善。乡村示范片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培植了烂泥湾水库、锦绣兰苑生态农庄和神九堰水库土家民俗风情园等农村经济新亮点。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全年完成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42项,其中完成省、常德市为民办实事任务37项,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等15项指标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占其任务项的40.5%;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除率、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等22项指标完成达标,占其任务项的59.5%。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684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36人,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390户,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70029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114844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129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50元,新建(筹集)城镇廉租住房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0199人,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42.8公里,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除率100%,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4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到位率为100%,改造县乡公路6公里,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完成100%,县级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80%,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所,新建农村安居房 72户,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2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15个,解决农村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1130人,重建、改建行政村配电网4个,完成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为100%,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 为民办实事经费支出合计8245万元,其中国家资金投入866万元,省级投入2356万元,市州投入182万元,县级及其他投入资金4841万元。 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安全和维稳取得实效。部门服务企业工作效果显著,公安部门不断夯实基础,强化维稳,全力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三基一化”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治安环境。食品、药品监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力度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强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努力提升监管质量,全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0.24人,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3.8人,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3.7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交通、能源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仍有不少困难需要解决。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564万元,比上年增长5.4%。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75864万元,比上年增长3.8%;林业总产值519万元,增长6.4%;牧业总产值85989万元,增长9.4%;渔业总产值18303万元,下降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889万元,增长17.5%。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313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增加值55156万元,增长2.9%;林业增加值441万元,增长9.2%;牧业增加值41952万元,增长6.2%;渔业增加值11841万元,下降4.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48万元,增长17.6%。农作物播种面积61.4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8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57万亩。 全年完成养殖业产值10429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0%;水产品产量16923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出栏牲猪50.4万头,比上年增长37.1%,出栏牛0.42万头,下降34.4%,出笼家禽349.1万羽,下降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