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君山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岳阳市君山区统计局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突出发展工业,大力提升农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经济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升,运行平稳,后劲增强的势态。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环境得到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区完成GDP383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创建区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695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43195万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19万元,增长12.6%,人均GDP达到15786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36:37:27 与上年比,第一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财税结构质量提高。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7.8%,一般预算收入54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税收收入3426万元,增长31.5%,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   58.8%,财政总收入中,国税收入2834万元,增长8.9 %,地税收入2258万元,增长17.4 %。

二、三次产业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8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14812    万元,比上年增长6.7%。粮食生猪水产品仍然是三大主产品,粮食播种面积 36.7万亩,比上年增加3230亩,粮食总产量    14.72万吨,增长1.5 %;油料播种面积1.23万亩,增长0.43 %,油料总产量1.25万吨,增长1.2%,棉花播种面积1.15万亩,增长0.2%,棉花产量1.036万吨,增加48吨,蔬菜播种面积10.2万亩,增加1500亩,产量20.4万吨,增长6.9%,瓜果类播种面积1.2万亩,总产量2.9万吨,增长3.1 %。出栏肉猪40.3万头,增长0.7 %;出栏牛0.68万头,增长3 %,出栏羊0.85万只,增长9 %,肉类总产量3.2万吨,增长4.3%,禽蛋产量5500吨,增长8.3%。水产品总产量2.86万吨,增长3.7%。农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3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组织(协会)由去年的10家发展至12家。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发展加快。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138523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51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5007  万元,增长35.6%,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工业实现利税4200    万元,增长16.6%,工业主要产品增幅大。食用植物油2.2万吨,增长28.5%,混配合饲料7.9万吨,增长7.2%,棉纱4.2万吨,增长50.5%。

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总产值3.93亿元,增长16.5%,水利建筑完成产值1.2亿元,增长41.3%,房屋建筑完成产值2.73亿元,增长63.2%,完成建安产值35600万元,增长47.3%。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仓储业

2008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30341万元,增长14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107万吨公里,增长33.6%,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89万元,增长2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16万元,增长15.9%,电信业务总量1473万元,增长9.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45859万户,增长11.1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3520万户,增长8.6%。互联网用户5156户,增长21.5%。

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较快增长。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1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39250   万元,增长21.5 %餐饮业5622万元,增长20 %,其他10222万元,增长15.6%。

三、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770万元,增长57.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8360万元,增长65.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8410万元,增长45.8 %,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完成49316万元,增长31.6%,其中制造业完成28966万元,增长65.3%,第三产业完成47015万元,增长51.3 %。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3个,其中新开工12个,新投产项目16个,合同引资 22.9亿元,到位资金   6.69亿元。

城市建设加快。全区建城区面积1441公顷,城市供水管道长度22.8公里,城市供水总量243万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70%,市政设施中道路长度25.69公里,排水管道长度13公里,生活拉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处,投入资金6500万元,完成土石方142.4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8.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9.9   万千瓦,增长21%,新建通乡通村公路120公里,新建沼气池3683口。

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全部免费。200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 %,初中掇学率1.61  %,高中参加高考学生人数567人,录取率21.87%。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全区电视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4.3万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9600户。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共有种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床位357张,拥有区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7个,年末全区卫生工作人员358人,其中医生154个,护士105个。

五、社会事业

就业机制不断完善。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8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人数201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5人,登记失业率14%。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2008年,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160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94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285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125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01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46200人,参合率75.9 %。

社会福利救剂全面推进。2008年,全区民政事业费用实际支出1128万元,实施大病救助550人次。

六、资源和环境保护

水资源供应稳定。2008年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5℃,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24370万立方米。年末拥有水库24座,蓄水总量30万立方米;蓄水总量30万立方米。

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污水综合处理率50%。全区财政投入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资金522万元,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8个,环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