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君山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岳阳市君山区统计局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的旱涝灾害,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围绕年初目标,突出发展主题,着力推进“三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2003年,全区GDP为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0.7%。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32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3:29:28。

二、农业

农村各产业全面增长。2003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6.3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0.1亿元,增长28.3%;畜牧业产值3.3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1.7亿元,增长1.0%。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大力实施优质品牌战略,一大批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水果、优质蔬菜和无公害绿色食品得到迅速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依托华丰、华宏糖业、南田纺织、三友食品、广东谊信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糖业、棉纺、油脂、牲猪、蔬菜加工等主要产业链。全年粮食总产量98440吨,同比增长3.6%,棉花总产量9028吨,同比增长22.0%;甘蔗81000吨,同比下降58%;油料9789吨,同比增长50.6%;水果15130吨,同比增长51.3%。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今年新增造林面积834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34公顷。

养殖业稳定增长。今年出栏肉猪35.6万头,比上年增长22.9%。牲猪存栏23万头,比上年增长6.9%,水产品产量达到2.7万吨,比上年增长1%。大力发展食草动物,年末牛存栏11500头,比上年增长4.5%,羊出栏6200头,比上年增长6.8%,羊存栏8800头,比上年增长25.7%。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改善。2003年,全区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共完成土石方400万方,投入劳动力43万个,重点对洞庭湖长江干堤进行了加固,对主要机埠进行了更新改造,大大提高了农业减灾抗灾能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6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59万元,增长34.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3958万元,增长5.3%。产销衔接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4223万元,增长37.1%,产品销售率为100.5%。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22万元,增长22.0%。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4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增长18.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万平方米,增长1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国有投资2.5亿元,增长23.1%,非国有投资1.7亿元,增长82.7%;更新改造投资6880万元,增长89.6%;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万元,增长1.4%。水利方面:全年共完成大小水利工程500多处,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工业方面:南田、率新、永盛、谊信等10多个企业加大了对技改投入力度,共完成投资4600多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移民建镇、通乡公路、农网改造、农村沼气、电排改造等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共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客运西站、旅游路一期工程,电视宽带网改造和经二、经四路街道建设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共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社会事业方面:中小学危房改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和血防环改灭螺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700多万元。民间投资和其他投资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五、交通、邮电

2003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全年客运周转量56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24元,增长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4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75万元,分别增长16.3%和2.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2095户,增长14.2%;移动电话用户14678户,增长14.0%。电话普及率57.8%,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39.7%,移动电话普及率18.1%;互联网用户373户。

六、国内贸易

200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4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18872万元,增长7.2%;餐饮业2798万元,增长9.8%;其他行业5170万元,增长19.3%。

七、财政和金融

2003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07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地方固定收入完成3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上划两税1002万元,负增长5.4%。全年财政支出9729万元,增长7%。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171万元,比年初增加268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652万元,比年初增加440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777万元,比年初增加2008万元。

八、教育和卫生

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拥有高中3所,初中12所,小学62所,在校学生28838人,其中小学15307人,初中11062人,高中2469人。有教师183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16.4%,适龄少年初中辍学率在4%以下,小学学生辍学人数为0。

2003年,全区参加普通高考学生706人,被各类大中专院校录取新生358人,高考录取率达51%。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4所,卫生院2所。拥有病床42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21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总人口为228530人,其中城镇人口45707人,乡村人口182823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38‰,自然增长率5.3‰。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收入增加,2003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比上年增长10.6%。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4577人,增长14.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5158人,增长13.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18人,负增长5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98人,增长34%;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4316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88万元,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241万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