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邵阳市城步县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精心组团参加了“中博会”、“沪洽会”、“广洽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全年合同引进内资11.5亿元,到位外资652万美元,实现对外贸易40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8612万元,增长9.6%。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完成了覆盖13个自然村的4个移动基站建设,至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6778户,增长20.8%,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4767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2011户,移动电话用户71716户,增长21.9%,互联网宽带用户4078户。

旅游开发来势好。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提升我县形象,推进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来抓,随着竹城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全年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突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主要景区点旅游标识牌,主要景区吃、住、行、游、购、娱进一步健全,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已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南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3A景区,旅游开始升温,全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00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8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726万元,增长2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0920万元,增长16.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8842万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4548万元,增长13.1%;中长期贷款余额34294万元,下降23.1%。基本建设贷款余额31292万元,下降0.9%;工业贷款余额26685万元,增长165.3%;农业贷款余额20065万元,增长2.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4274万元,比上年增加1344万元,增长4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74万元,增长51.3%;人寿险保费收入3200万元,增长44.1%;各类赔款与给付2595万元,增长79.8%。其中,财产险决赔款945万元,增长62.1%;人寿险赔付款1650万元,增长91.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完成茅坪中心学校等5所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创建,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进展顺利,学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教育两项督导评估”顺利通过省检。至年末全县办有各级各类学校190所,在校学生28982人,其中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9476人;普通小学161所,在校学校16096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298人,普通中学教师11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4万元,比上年增加4万元,增长8.0%。年内实施科技项目26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6个,建笋竹林高产示范点6个,山塘库湖开发示范点5个,养殖试验示范点4个,组织科技下乡165次,发放科普资料和科普刊物2000多种,举办科技展览、报告会和放映科教电影,使科学技术在全县得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普及,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光缆电视实现了儒林、茅坪、西岩、丹口四镇联网,全年解决农村电视盲区6283人看电视问题,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启动茅坪等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我县被评为“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3228场次,网吧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实诳,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种类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门诊部所21个、专科防治站1个、卫生防站1个、妇育保健站1个。病床位571张,卫生技术人员734人,扩建、改建了西岩、五团、茅坪和南山镇卫生院,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条件和方便周围群众就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我县总参合人数为212996人,参合率达90.9%,年度筹集基金1549万元,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预防体系和重大疾病救助体系、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年内举办县以上体育运动会13次,参加运动员1.5万人,通过举办长跑、篮球、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认真抓好我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成功承办了全市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人口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262146人,年内出生3389人,出生率12.93‰;死亡人口1777人,死亡率6.78‰;全年净增人口16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常住人口237940人。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有新改善。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和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及因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我县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或二级以上标准。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3元,较上年同期的6991元增加1012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较上年同期的1969元增长211元,增长10.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8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491人,增长2.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703人,增长12.5%;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9688人、10816人、17298人。实现就增城镇就业人员3400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3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就业和再就业动态援助105户,6700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1016万元,6425名农村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325万元,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157万元。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