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城步县统计局

200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战胜冰灾及水灾,克服“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对我县奶业带来的严重冲击,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GDP实现1825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979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54090万元,下降4.7%;第三产业增加值69436万元,增长9.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770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2.3:29.6:38.1。

财政收入略有下降。全年全县财政收入1269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下降6.0%,其中税收收入9632万元,下降10.5%。一般预算收入7003万元,增长2.6%。一般预算支出45847万元,增长28.3%。

为民办实事成效明显。2008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急需改善的交通、通信、合格制学校创建、农村安全饮水、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镇就业、城镇廉租、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社会保险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等内容,备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我县认真实施,集中解决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24项为民办实事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财政困难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成发展,突出发展奶业、竹业、延季蔬菜三大产业。全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这一主题,始终坚持“奶业兴县”战略和“科技兴奶”不动摇,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0个乡镇场,76个村,821户农户饲养奶牛5728头,新创办奶业养殖小区14个,成功实施南山牧场飞播牧草二期项目,新增和改良草山3万亩;竹业发展突出了基地建设和加工增值,完成楠竹改造7000亩,楠竹低改2.2万亩;延季蔬菜以品牌建设促进产品销售,组建延季蔬菜协会,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措施,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番茄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南山顶”番茄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918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0306万元增加11524万元,增长14.4%。

种植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50千公顷,总产量77794吨,较上年同期的79718吨下降2.4%。水稻产量66066吨,比上年增长10.2%;油料总产量3061吨,下降39.5%;水果总产量19141吨,增长1.0%。

畜牧养殖业稳中有升。今年,我县突出抓好奶业、防疫、能繁母猪保险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实施。全年肉类总产量15207吨,比上年增长2.1%。奶业生产受“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鲜奶产量47347吨,比上年下降1.7%。水产品产量710吨,增长2.2%。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9.62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5.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开发药材0.3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64千公顷。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我县筹措水利建设资金260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5116处,治理病险水库5座,完成土石方406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303万个,全县恢复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5万亩,改造低产田1万亩,新增保收面积0.5万亩,新增蓄引堤水量6万立方米,推广各种新型农机具2100台(套),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1.1万千瓦,达到11.4万千瓦,较大地增强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首次回落。2008年,我县遭受严重冰灾、“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0874万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20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9970万元,下降9.9%,所占比重为78.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0904万元,增长14.8%,所占比重为21.4%。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918万元,利润总额-11518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2626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98.4%,比上年下降58.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出现严重滑坡,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奶粉15506吨,下降13.3%;发电量32822万千瓦时,增长24.8%;水泥67989吨,增长5.5%;人造板40191立方米,增长70.8%;铁合金3845吨,下降63.5%。

建筑业生产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1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完成房屋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4.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坚持项目支撑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329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0550万元,增长19.8%。

县城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南改北建”规划,着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完成了南山大道、民族大道、茶山路、车站路四条城市道路,改造升级了文体街、儒林老街、东门街、菜园路,白云小区、儒林商城、山野食品商品小区、南方明珠4个商住楼项目全面建成,福晟小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增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加大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力度,主要街道,重点路段全天候保洁,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竹城高等级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城贝公路顺利开工建设,投资4200万元的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工程,丹口至长安营、下团至大桐坪二条通乡油路如期竣工,农村通达、通畅公路完成水泥路面160公里,完成投资3984万元,新增了6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优质的水泥村道不断涌现,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拉动作用显著。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县城38977万元,增长22.5%,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8%;县城以下21173万元,增长21.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2%。分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55970万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3580万元,增长16.2%;其他行业600万元,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