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县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19392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04766万元,同比增长5.1%,二产业增加值122896万元,同比增长24.4%,三产业增加值91730万元,同比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28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8%:38.5%:28.7%。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7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40万元,增长19.24%,一般预算支出46373万元,增长56.34%。 市场物价大幅上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06%。 通过省、市验收,省8件实事全面完成。200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486人,为任务的106%,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128户,为任务的106%,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052人,为任务的105%,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3所,为任务的100%,在25个乡镇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已参保247797人,占总人数的81.33%,达到参保率80%的要求,财政全年拨付城市、农村“低保”资金734万元,新建、扩改敬老院2所,安排了60名五保户入住,建成县到乡镇公路37公里,为任务的100%,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公路300公里,为任务的119%,新建农村沼气池405口,为任务的101.2%,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100%,全年已减免杂费966万元,全县36286名中小学生受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7412人,为任务的102.0%,农村部分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及时到位率100%,符合省定扶助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新建城镇廉租住房800平方米,根据上级要求,实行房租补贴,已落实补助户75户,发放经费3万元,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6个,解决盲村听广播、看电视人数5298人。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提高,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全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财政困难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支持不够;通货澎涨压力大;灾后重建任务艰巨。 二、农业 2007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畜牧业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516.6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总产值65902.1万元,同比增长10.47%;林业总产值23375.7万元,同比增长-20.5%;牧业总产值58870.7万元,同比增长22.48%;渔业总产值1498万元,同比减少-11.58%;农业服务业总产值2870万元,同比增长6.2%。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79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9.1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03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1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2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3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52793吨,比上年增长0.01%。其中谷物产量137345吨,比上年减少0.01%;油料产量4932吨,比上年增长0.7%;花生产量1224吨,比上年减少1.2%;油菜籽产量3643吨,比上年增加0.55%;茶叶产量75吨,比上年减少1.35%。 林业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工业狠抓林业资源培育。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96万亩,幼林抚育40.41万亩。在林产品生产中,松脂产量718吨,板粟产量370吨,油茶产量1060吨。 养殖业生产结构性调整。全年出栏肉猪35.63万头,比上年增加0.73万头,出栏牛5.19万头,出栏家禽305万羽。各类肉类产量35303吨,比上年增加1.75%,全年水产品产量1903吨,比上年增加0.16%。 三、工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工业总产值415122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21517.8万元,同比增长45.4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93603.2万元,同比增长14.00%。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8563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47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99799.2万元,同比增长40.71%,在规模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5039.5万元,同比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73704万元,同比增长32.11%,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7797.9万元,同比增长2.9%。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8764万元,同比增长7.3%。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19514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产值83415万元。 工业产品销售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8%,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是:全年发电量36919万千瓦时,人造板产量342508立方米,机制纸产量84397吨,水泥产量77727吨。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33万元,同比增长0.4%,全县具备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8221万元,同比增长1.5%。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3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495万元,增长34.4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599万元,增长41.29%,按产业分,工业投资完成74538万元,增长30.97%,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6.4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54292万元,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376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内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74个。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消费增速较快,农村市场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04万元,同比增长17.6%,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8219万元,同比增长1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39040万元,同比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78648万元,同比增长17%,餐饮业零售额7475万元,同比增长25.3%,其它行业零售额1280万元,同比增长1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8863万元,同比增长17.0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7.1万元,书报杂志类126.6万元,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1.2万元,文化办公用品2.4万元,石油及制品类670.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