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步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城步县统计局

2002年是我县重新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第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以财源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突出交通夯基础,围绕奶业建牧县,竹业旅游强支柱,狠抓工业壮财源,扩城兴商畅流通,宽松环境促发展”的战略决策,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40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23万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23182万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增加值24952万元,增长5.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5.0%、31.3%和33.7%,经济运行呈现出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良好趋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粮食生产因遇自然灾害减产幅度较大,给农民生活带来困难。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仍比较缓慢,脱贫致富任务还相当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年农业总产值38497万元,增长1.3%,其中:种植业17215万元,占44.7%;林业6451万元,占16.8%;牧业14483万元,占37.6%;渔业348万元,占0.9%。粮食总产量7.18万吨,下降21.3%,其中:稻谷5.10万吨,下降27.2%;玉米1.57万吨,下降2.2%;油菜籽0.45万吨,下降7.1%;小麦0.07万吨,下降9.6%,各类水果1.84万吨,增长2.3%。汀坪乡、长安营乡充分利用高海拔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反季节西红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选准了突破口。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牲猪出栏16.7万头,增长2.4%;牲猪存栏15.6万头,增长2.0%;牛存栏10.4万头,增长1.9%;羊存栏2.0万头,下降4.8%。在围绕奶业建牧县的决策引导下,全县人民养奶牛热情空前高涨,到年底发展到8437头,较上年增长21.5%,鲜奶产量1.85万吨,较上年增长131.3%,逐步形成了长安营、五团、汀坪、儒林、茅坪、西岩六个奶牛基地乡镇。

渔业生产以网箱养鱼、稻田养鱼、水库养殖多种形式并举,全年水产品产量550吨,增长4.2%。
林业、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7倍,其中退耕还林面3.06千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全面展开。全县完成水利工程4120处,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1852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97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迅速,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779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筒称规模式业)增加值16873万元,增长42.4%,其比重为89.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全年规模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比上年略有下降。在八种考核的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上年比较,有五种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人造板5978立方米,增长24.7%;发电量23449万千瓦时,增长11.0%;奶粉10720吨,增长73.7%;铁合金4065吨,增长8.5%;机制纸6315吨,增长5.1%。有三种产品产量有不同幅度下降:水泥19500吨,下降50.1%;罐头154吨,下降80.9%;碳酸氢铵20152吨,下降5.3%。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全年盈利企业盈利额实现3680万元,比上年增加1248万元,增长51.3%;亏损企业亏损额295万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3385万元,较上年增长53.6%。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403万元,比上年增长2.9%。县内二家骨干施工企业完成产值693万元,下降20.0%。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4919万元,下降1.1%;城乡集体经济投资3981万元,下降2.4%;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189万元,增长121.85%。基本建设投资19050万元,增长10.5%;更新改造投资4959万元,增长18.5%;房地产投资80万元,与上年持平。

年内我县50万元以上在建工程建设项目(不含农村集体)5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个。年内新开工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农村电网35KV输变电工程、检察院侦技大楼、人民广场、新华书店城北营业大楼、亚华良种胚胎移植。白云电站、湘西南农林大市场、1865(S219)县城过境公路、景城长滩溪、界背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湘城步汽车北站、棕树园水库等重点建设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5093万元,比上年增长6.1%。交通运输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525辆,完成公路客运量861万人,增长1%;公路货运量95万吨,增长0.4%;客、货运周转量分别为26497万人公里和7165万吨公里。县城延伸了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车辆增多,极大地方便了城乡人民生活。

邮电通讯事业加速发展,通讯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县年末拥有电话机装机容量28376门,增长7.4%,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035户,增长6.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971户,增长7.2%;农村电话用户11064户,增长5.6%,电话普及率为8.6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660户,增长66.4%;无线寻呼用户6536户,增长4.7%。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竞争激烈。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1488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21167万元,增长7.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21万元,增长12.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537万元,增长15.1%;餐饮业零售额1823万元,增长5.1%;其他行业零售额3128万元,下降22.8%。从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看,公有经济9290万元,占29%,非公有制经济22198万元,占71%。

招商工作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抓项目,围绕产权换资产,狠抓电林矿产业,优惠政策助发展”的总体思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年合同协议引资额1.02亿元,实际利用3350万元,增长16.8%。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年内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含上划两税))788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02万元,比上年5092万元增加410万元,增长8.1%;上划两税完成2385万元,增长27.1%。全年财政总支出近12000万元,财源建设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形势依然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