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绥宁县统计局

2008年,今年以来,我县面对冰雪和山洪地质灾害、世界经济危机及县委主要负责人调整的多重考验,我县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突出产业、项目、财源、环境四项建设,实现了社会大局稳定,保持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综合

县域经济持续增长。初步统计,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7541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0210万元,同比增长5.9%,二产业增加值142603万元,同比增长6.1%,三产业增加值104728万元,同比增长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92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73:42.25:31.02。

财政收入呈负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6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967万元,增长-14.37%,一般财政总支出58191万元,增长20.63%。

市场物价只涨不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3%。

全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性,拉动性不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财政困难状况较为严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支持不够;通货澎涨压力大;灾后重建任务艰巨。

二、农业

2008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畜牧业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707.5万元,同比增长29.5%。(注:上年基数有所调整,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61091.8万元,同比增长21.7%;林业总产值24912.5万元,同比增长24.49%;牧业总产值58062万元,同比增长42.34%;渔业总产值1541.3万元,同比减少21.22%;农业服务业总产值1100万元,同比增长10%。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6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 18.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0.01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 2.4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3公顷;蔬菜播种面积 6.2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 147296吨,比上年增长1.44 %。其中谷物产量138415吨,比上年增加1.51 %;油料产量 2748  吨,比上年增长3.74 %;花生产量588 吨,比上年减少9.26   %;油菜籽产量 2160吨,比上年增加7.95 %;茶叶产量78吨,比上年增加4 %。

林业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工业狠抓林业资源培育。全年完成人工造林  1.47千公顷, 幼林抚育 16千公顷。在林产品生产中,松脂产量730吨,板粟产量375 吨,油茶产量1065 吨。

养殖业生产结构性调整。全年出栏肉猪 36.16万头,比上年增加1.39万头,出栏牛3.35万头,出栏家禽 224.46   万羽。各类肉类产量 30409吨,比上年增加2.77 %,全年水产品产量 1901吨,比上年增加0.05 %。

三、工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67398.7万元,同比增长13.4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其中51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7427万元,同比增长7.21%,在规模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683.5万元,同比增长4.21%;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1907.8万元,同比增长10.48%,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8363.2万元,同比下降9.47%。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65824.4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产值22962.5万元。

工业产品销售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9.57%,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是:全年发电量38986万千瓦时,人造板产量396890立方米,机制纸产量103826吨,水泥产量75130吨。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33万元,同比增长0.4%,全县具备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8221万元,同比增长1.5%。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3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479万元,增长7.4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039万元,增长14.13%,按产业分,工业投资完成102178万元,增长37.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9.2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65905万元,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1863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内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122个。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消费增速较快,农村市场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968万元,同比增长21.5%,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4688万元,同比增长15.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8万元,同比增长39.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88827万元,同比增长23.8%,餐饮业零售额6317万元,同比增长90%,其它行业零售额1880万元,同比增长80%。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9.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境内省外资金6亿元,同比增长1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2300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7.1万元,书报杂志类126.6万元,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1.2万元,文化办公用品2.4万元,石油及制品类670.7万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3544万元,同比增长9%,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50万吨,增长9%,公路货运周转量22900万吨公里,增长8%,公路客运量940万人,增长3%,公路客运周转量37664万人,增长3%。

年末拥有民用汽车2812辆,其中载客汽车850辆,普通载货汽车1227辆,拖拉机1232辆,县城公交车22辆,营运出租车75辆。

邮电通信业发展受滞。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550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05万元,增长41.1%,电信业务总量2110万元,增长-50%,移动业务总量2735万元,增长-5.7%,联通业务总量282万元,增长3.61%。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域电话变换机6.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4万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4.2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9.55%,其中,城市用户1.44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0.55%,农村用户2.6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9.3%;年末拥有移动用户6.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0%,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8352户,比上年末增加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