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邵阳市绥宁县统计局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18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10万吨,比上年增长4.08%,公路货物周转量156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44%。公路客运量840万人,比上年增长4.05%,公路客运周转量315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40%。年末拥有公路1232.4公里,其中新建公路10公里。年末拥有民用汽车1605辆,比上年末增加109辆,其中载客汽车730辆,比上年末增加68辆,普通载货汽车550辆,比上年末增加41辆。小型拖拉机2306辆,比上年末减少250辆。县城公共交通恢复开通,现已发展到10辆。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639万元,比上年增长23.57%,电话普及率达到9.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用交换机4.32万门,比上年末增加0.14万门。拥有本地电话用户3.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22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2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07万户,农村用户2.0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8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1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25万户。拥有互联网用户4248户,比上年末增加1550户。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04万元,比上年增长9.68%,其中县以上零售额22002万元,增长10.54%,县以下零售额25682万元,增长8.96%;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4352万元,增长10.04%,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33352万元,增长9.53%;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4565万元,增长7.39%;餐饮业零售额2591万元,增长27.51%,其他行业零售额10548万元,增长13.4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净额15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2%,其中批发业11128万元,增长6.23%,零售业3980万元,增长9.91%。毛利率17%,比上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8.00%,上升0.59个百分点,零售业22.00%,上升2.97个百分点。费用率14.00%,比上年上升0.4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8.00%,上升0.32个百分点,零售业19.00%,上升1.4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78万元,比上年增长9.45%。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现金回笼减少,存款稳定增长,贷款相对不足。年内现金收入326684万元,比上年下降0.06%,年内现金支出337429万元,比上年增长0.2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569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643万元,增长16.41%,邮政存款17408万元,增长31.5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308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0%,其中短期贷款45641万元,增长1.90%,长期贷款7445万元,增长2.38%,农村信用社贷款19043万元,增长12.07%,消费信贷3352万元,增长31.55%,农业贷款16864万元,增长13.49%,工业贷款7871万元,增长8.67%,商业贷款14398万元,下降8.65%。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4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9%,其中人寿保险收入2087万元,增长25.19%,人民保险收入401万元,下降6.96%。人寿保险业务发展优于人民保险。全年保险赔付317万元,比上年下降42.26%,其中人寿保险赔付134万元,下降40.18%,人民保险183万元,下降43.69%。全年保险赔付率12.74%,比上年下降13.76个百分点,其中人寿保险赔付率6.42%,下降7.02个百分点,人民保险赔付率45.64%,下降29.77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1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计划1项。全年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80万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4项,其中省部级基础理论科技成果1项。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25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084人,社会科学技术人员2641人。全年共授理专利申请9件,授权专利9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7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52万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40所,年内招收学生10760人,年末在校学生27420人。有普通小学174所,年内招收学生3862人,年末在校学生32674人。有农村职业中学3所,年内招收学生729人,年末在校学生1975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内招收学生6人,年末在校学生14人。有幼儿园(学前班)186个,在园幼儿3569人。

全县普通初中入学率99.72%,在校学生巩固率98.4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70%。2002年高考,录取上线1247人,其中重点本科9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9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25554卷,其中对社会开放档案25554卷,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2.38万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5.00%。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全县年末有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病床床位58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61张;卫生技术人员747人,其中医生434人,护师、护士169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0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病床床位246张,卫生技术人员43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比重96.0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95人。全年诊疗病人320312人次,治愈率76.21%,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32.50次,病床使用率15.50%。急性传染病发病率0.9938‰。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县以上各类运动会5次,参赛运动员1800人。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数有49500人,占全部学生的76.12%。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我县运动员获得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1枚。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个,投资额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782万吨,比上年下降19.6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2.00%,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10025万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工业废气处置率91.5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废物(渣)处置率12.00%,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00%,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利润1200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出生人口3607人,人口出生率10.42‰,较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其中计划内出生3259人,计划生育率97.84%;死亡人口1442人,死亡率4.10‰,较上年下降0.80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2165人,自然增长率6.25‰,较上年上升0.46个千分点。全县年末总人口34.6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86万人,城镇人口7.79万人,男性人口18.31万人,女性人口16.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