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三个邵阳"既工业邵阳、开放邵阳、人本邵阳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双文明建设在全市年度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荣获一等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256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0583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48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2%,第三产业完成106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大飞跃。通过贯彻中央1号文件,落实"三减一补"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减免特产税、减免教育附加税,对种粮农户实行补贴,对退耕还林户补贴,农产品涨价和风调雨顺,农村经济出现了建国以来继农村土地改革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再次飞跃。全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174984万元,比上年的131130万元增长33.44%。2004年,继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发展农村沼汽。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5万亩,比上年141.6万亩增加33.42万亩,增长23.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1万亩,比上年的92.4万亩增加24.7万亩,增长26.7%。 在林业生产中,全县完成退耕还林18.47万亩,幼林抚育26万亩,零星植树96万株,油桐籽产量为325吨,油茶籽产量3150吨。绿化苗木12474公顷。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200年全年出栏生猪77万头,比上年增4.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56783吨,禽蛋产量2447吨。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年水产品产量7903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淡水产品养殖产量6471吨,比上年增长5.13%。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为11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1%,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国有工业总产值(简称规模经济)为51899万元,比上年增长35.32%,全年工业增加值为36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7562万元。全年实现非规模工业总产值为67001万元,非规模工业增加值19402万元,增长10.1%。 2004年,规模工业效益开始好转。39家规模工业亏损户数从去年的4家降为今年的1家,利润从去年的604万元增长到今年的1125万元。规模工业经济效益良好。 建筑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县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142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4254平方米。5家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14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732万元,增长83.3%。其中:城镇完成投资65915万元,增长110%,集体及其它经济完成投资31817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42586万元,增长93.7%,更新改造投资14689万元,增长325%,房地产完成投资500万元。 2004年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全县城建、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城东扩的大木山生态小区建设完成投资4614万元,红石火车站站前新区完成投资3610万元,拆迁户规划住宅区建设大部分已完成,人居环境有新的改善。电力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和电力建设总投资2520万元,完成投资1600万元。总投资为10亿元的长阳铺500千伏变电站已完成三通一平,完成投资5600万元。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2807万元,增长12.5%。 2004年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至年末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63554门,与上年同期的64350门相比,下降1.24%,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52554门,与上年同期的45414门比,增长15.7%。年未移动电话用户数6.3万部,与上年同期的2.33万部比,增长172%。年未互联网用户达1980户,比上年的1206户增长64.2%。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480万元,比上年的6472万元增长15.57%。全县报纸发行数达4.54万份,极大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2004年全县大办交通、办大交通,交通基础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洛湛铁路已建成通车,207国道塘邵段的改造硬化基本完成。通乡通村公路总投资1.17亿元,完成投资5300万元。通乡公路全年改造铺油或硬化5条43公里,改建村道29条97公里。县内交通道路质量大大改善。 五、内外贸易 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51万元,比上年的85224万元增长14.7%。从城乡结构来看,县城占44229万元;县以下占54027万元。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9023万元,同比增长11.5%。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3%,其中到位扶贫与开发资金1253万元。利用到位境外资金580万美元,到位县外境内资金48784万元,增长154%,签订项目260个。争取到位国债投资6840万元。 六、财政、金融、保险 2004年,财政管理创新有突破,财政节支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4972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3022万元,增长18.08%,上划两税196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867万元增长5%。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1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69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6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68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短期贷款36200万元,长期贷款38155万元。保险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04年保险营业收入为3807万元。 七、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 坚持科技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2004年全县科技活动经费121万元;从事科技活动总人数为;科技创新评出15个科技进步奖,实施推广科技项目45个。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2004年,全县教育经费10255万元,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加强区域布局。至年末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596人,小学专任教师341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0人。全县普通中学55所,其中高中14所,初中57所,普通小学34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4869人,比上年增长8.3%,其中:初中在校学生数为51646人,比上年下降0.63%;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为73727人,比上年下降4.4%。文化广播事业欣欣向荣。群众文化馆1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2万册。电视人口覆盖率85.3%,有线光缆电视入户4.32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