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阳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邵阳县统计局

200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衷共济,团结拼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战胜了通货紧缩、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年初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据统计,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3686万元,比上年1.5%,第二产业完成33023万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完成6937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1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34458万元,比上年0.8%;实现农业增加值83686万元,比上年1.5%。

2001年,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全县规划建立了六大农业经济区,并通过干部参与办基地,使农业结构调整有了实质性进展。谷洲镇连片万亩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和霞塘云乡连片千亩精品水果生产基地,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场,罗城乡黄花基地和小溪市乡百合基地已渐成规模。全县推广优质稻面积2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40%;稻田改制面积14万亩,同比增加6.13万亩,增长7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万亩,产值3.2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42.8%,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养殖业实现产值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4%。

林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我县被定为全国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县,九年总体规划21.4万亩,国家总投资可达38376万元,这对于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1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0.4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8%;零星植树186万株,比上年减少7.9%;森林覆盖率达40.3%;油桐籽产量为270吨,比上年减少3.6%;油茶籽3078吨,比上年减少12.1%。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2001年全年出栏生猪67.16万头,比上年减少2.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5646吨,禽蛋产量494吨。

渔业生产稳定。2001年全年水产品产量6568吨,比上年增长9.2%;其中:淡水产品养殖产量5562吨,比上年增长4.4%。

乡镇经济稳步发展。据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06401万元,其中:集体企业53287万元,私有企业111170万元,个体企业141944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90411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为68657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经济)为22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年工业增加值为21726万元,比上年增长7.1%。

2001年,规模工业效益开始好转。全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6500万元,增长9.1%,系统内企业减亏198.6万元,减亏55.8%,其中煤炭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8.3万元。

建筑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县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760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8.6%。建筑企业效益增长平稳,5家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04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200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21万元。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额7323万元,集体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额8598万元。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额6003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320万元。

2001年,基础建设发展较快,全县水、电、路及城建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筹资2100万元,投工1000万个,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0100处,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再获全市水利建设竞赛“芙蓉杯”奖。电力建设,新建谷洲、岩口铺两个35千伏变电站;投资2977万元,完成183个行政村的农网低改。道路建设,潭邵高速公路和洛湛铁路全线开工,两路通车后将很大程度提升我县的区位优势。城镇建设,完成了县城凤凰路、小邵新街、金称市主要街道、长阳铺长新街、五峰铺兴峰路的路面硬化工程;高品位改造了县城两个中心花坛,全面实施“亮化”工程,使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继续稳定增长。2001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5943万元。

2001年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979辆,其中私人拥有988辆。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1389辆,普通载货汽车579辆。全年邮电业务业务总量8276万元。

2001年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县通电话的行政村数为650个,电话机部数达49784部,其中农村电话机达40367部。全县报纸发行数达409.5万份,极大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2001年我县交通基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320国道17公里的文明路建设,207国道2公里的油路大中修,1812线谷洲桥、盖板桥等的扩宽配套,塘黄线9公里的路面扩宽配套等工程。

五、内外贸易

200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8519万元,比上年增长4.3%。从经济类型来看,公有经济37016万元,非公有经济41503万元。从城乡来看,县城34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县以下44031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784万元。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全年共接待外商300余人次,合同利用外资9100万元,到位资金4070万元。一批外商投资项目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新亮点。全县三资企业完成“三来一补”任务2600万美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增长81.8%。

物价调控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9%。

六、财政、金融、保险

2001年,面对财源缺少、财力脆弱的严峻形势,我县财政工作狠抓了税费征管和财政资金管理两个关键环节,想方设法增收节支,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588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917万元,上划两税1471万元。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70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11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4167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工业贷款5634万元,比上年下降23.1%,商业贷款38766万元,增长0.97%,农业贷款21899万元,增长17.7%。保险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01年保险业务收入为1952万元,比上年下降28.3%;保险业务支出为2351万元,增长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