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 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和年初冰冻灾害等不利影响,高度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新邵,全县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81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416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61232万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176280万元,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055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0.0:33.5:3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1 %、40.6%、44.3%,二、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6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8.08%。地方财政收入16369万元,增长12.82%。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9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43%。全县财政支出为890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1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0057万元,比上年增长56.02%;教育支出20228万元,比上年增长16.65%;科学技术支出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5%;医疗卫生支出7313万元,比上年增长68.6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5.47%。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3.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稳步增长。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8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9.60千公顷,增长4.03%。实现粮食总产29.82万吨,其中稻谷25.42万吨,分别增长2.83%和1.47%。油料总产量3489吨,增长5.7%。水果总产量52440吨,增长4.5%。蔬菜总产量103416吨,增长4.47%。畜牧养殖业增长加快。全年出栏肉猪95.8万头,比上年增长13.3%;出栏牛2.3万头,比上年增长6.5%;出栏羊4.3万头,比上年增长7.5%。全年肉类总产量64333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猪肉产量56578吨,比上年增长6.1%。禽蛋产量1865吨,增长6.9%。水产品产量8560吨,增长45.6%。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2.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4%;蔬菜6.13千公顷,增长8.5%;药材1.86千公顷;花卉苗木 20万株。新造速生丰产林2167万亩,新扩楠竹2205亩,低改1.5万亩。 农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890万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全县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主的潭溪镇、以柑桔生产为主的雀塘镇、以优质稻生产为主的小塘镇等3个专业乡镇;一村一品由原来的10个专业村增加到12个。建成了新田铺大路村京昭农庄、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坪上红茂生态农业园等6个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水利工程投入资金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47%;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000处,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6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公顷。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4%;农村用电量10124万千瓦小时。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398万吨,比上年增长2.19%。 建设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帮助贫困户解决住房150户,年末农村贫困人口6.22万人,比上年下降1.58 %。 三、工业、建筑业 受冰灾、金融危机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8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比上年降低9.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为970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上年降低1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21837万元,比上年下降0.77%,重工业75235万元,比上年增长24.12%。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7866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1%。2008年全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为68家,亏损企业2家,亏损面为1.61%,比上年减少66.6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税23265万元,比上年增加5143万元,增长28.38%。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8828万元,比上年增加8874万元,增长89.15%。其中: 规模工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20611万元,比上年增加10617.5万元,增长106.24%。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89.09%,比上年提高4.5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销良好,产品销售率99.2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下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99495万元,增长19.5%。 建筑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3020万元,增长6%。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8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7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0.18%、32%、9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8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479万元,比上年增长36.87%。其中城镇投资309606万元,增长48.0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7537万元,减少4.63%,第二产业221987万元,增长42.15%,第三产业117955万元,增长31.34%。工业投资总量加大,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投资219717万元,增长40.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1323万元,增长33.14%,占工业总投资比重达27.91%。其中,采掘业41999万元,增长37.52%,制造业127231万元,增长55.35%,电力工业47589万元,增长11.3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通畅公路302公里,通乡公路27.7公里;筱溪电站和晒谷滩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资江二桥胜利合龙并即将通车;塘口大桥设计调整得到社会认同亦将开工建设;邵衡、安邵、娄新高速公路新邵段快速推进;酿溪生态小区完成投资1.2亿元;县城自来水扩建项目已与市自来水公司签订供水协议,2009年4月可实现邵阳市区向新邵供水。为新邵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城镇建设如火如荼。207国道绕城线、东西大道、新阳路改造正在施工,临江路、南北路和双清路改造、人民广场建设、大礼堂装修等工程全面完工,县城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各建制镇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我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6.1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20.5%,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2008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2096公里。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984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03%,旅客周转量5077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