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东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邵东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全局,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年度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5.47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33.14亿元, 增长9.3%。人均GDP为9386元,比上年增长12.1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5%、39.0%和36.5%。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全县涉及“八件实事”的20个考核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1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916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860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500万人。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800平方米。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78.37万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3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5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是财政收入增长过慢,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06%,仍然偏低;三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四是物价涨幅偏高,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同比上升了4.7个百分点,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增大;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2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农业总产值17.38亿元,增长5.0%,林业总产值0.20亿元,增长6.9%,牧业总产值16.41亿元,增长5.8%,渔业总产值1.86亿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31亿元,增长0.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1.6千公顷,总产量40.8万吨,比上年增长1.2%。油料播种6.92千公倾,1.27万吨,增长14.1%;水果总产量7.16万吨,减少1.1 %。全年肉类总产量10.29万吨,比上年增长4.5%。水产品产量2.63万吨,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农业优化内部结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8.8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6%,占稻谷种植面积的69.8%,高档优质稻突破12万亩,建立了5000亩黄花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玉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年出栏肉猪137.3万头,同比增长4.8%。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28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共投入农村基本设施建设资金8500多万元,完成水利工程1.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通乡公路完成水泥硬化69公里,“通畅工程”完成水泥硬化496公里,新建沼气池405口。退耕还林新造面积已通过省、市验收。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全县共确定124个示范点,已有107个开工,已峻工73个。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各部门投入648万元,广大群众自筹资金1012万元,捐款420万元用于示范点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1.4亿元,增长14.7%。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55.1亿元,增长40.4%,增加值18.6亿元,增长61.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72.3亿元,增长14.3%,完成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0.4%。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6%,实现利润总额1.97亿元,增长53.9%,实现利税4.61亿元,增长59.0%,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2.14%,比上年提高62.3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4家,新增17家。新办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67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36家。 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入园企业93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9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9家。皮具生产加工基地被确定为省创业基地,入基地企业36家。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增长15.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91万平方米,增长8.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8.3亿元,房屋建筑竣工产值6387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逐年递增,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64亿元,同比增长42.06%。其中,城镇以上完成32.84亿元,同比增长43.55%;城镇投资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44.5%,其中5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7.3亿元,占城镇投资的89.3%,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农村投资完成5.8亿,同比增长34.2%。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县政府确定的27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完成投资6.78亿元。其中:通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2524万元,垃圾处理工程完成3200万元,开发区路网建设完成6950万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1610万元,火厂坪工业基地完成3495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完成公路客运量1587万人次,增长0.1%,公路货运量750万吨,增长39.9%,货物周转量66750万吨公里,增长39.9%,旅客周转量68300万人公里,增长0.1%。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汽车8808辆, 增长12.2%,其中:载客汽车5413辆,增长27.8% , 载货汽车3395辆, 减少7.0%, 摩托车11414辆,增加137.8%, 其它机动车1765辆, 增长34.4%。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7亿元,增长18.5%。全县年未拥有电话装机容量18.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16.4万户,增长15.5% , 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4.0万户,减少19.2%。电话普及率47.9%(按户计算)。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县城市场零售额21.6亿元,增长17.3/%,县以下农村市场零售额19.3亿元,增长17.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1亿元,增长17.4%,餐饮业2.7亿元,增长17.4%。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出口贸易再迈新台阶。全年出口总值为12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自营出口5930万美元,增长86.2%。加工贸易进口1236万美元,出口3441万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绩。全县共引进项目135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到位资金957万美元,内资项目132个,到位资金24.43亿元,增长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