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双清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带动、项目支撑、需求拉动、社会和谐”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促进了速度和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5282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8143万元、196867万元、190272万元,分别增长4.7%、16.5%、11.7%;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4666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78:47.40:45.82。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保险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36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达233户,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5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涉及406户,891人,共发放扶助资金21.8元。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我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化工、造纸、水泥等行业耗能高、污染大,致使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企业应对市场的风险也大;二是农民增收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对我区城乡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物价涨幅偏高,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同比上升了4.7个百分点,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压力增大;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强。 二、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541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14369万元,比上年增长4.9%;林业产值23.7万元,增长2.5%;牧业产值24811万元,增长5.9%;渔业产值1591.7万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20万元,增长0.5%。 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略有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43千公顷,同比增长0.94%,油料播种面积0.26千公顷,同比增长8.33%,蔬菜种植面积1.29千公顷,同比增长8.40%;全年粮食总产量3.81万吨,同比增长0.77%,其中,稻谷产量3.2万吨,下降1.22%,油料产量0.0495万吨,同比增长13.53%,水果产量1.0938万吨,同比增长1.5%,蔬菜产量3.812万吨,同比增长8.52%。 畜牧业生产明显回升。在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6054万吨,同比增长0.87%,其中,猪肉1.0846万吨,同比增长0.75%;禽蛋类总产量0.0195万吨,增长1.56%;全年生猪出栏16.83万头,增长0.84%,家禽出笼289万羽,增长1.05%。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年共计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600处,投入水利工程资金1100万元;新建标准化乡村农家店30家,新建农村沼气池43口;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处,新增安全饮水人数5660人;完成渡光路等32条通村公路通畅工程62.75KM。 三、工业和建筑业 深入实施工业兴区战略,新型工业化带动能力增强。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36847万元,同比增长33.55%,其中83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53108万元,同比增长38.03%;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15万元,同比增长21.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6548万元,同比增长32.5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9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3.5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6.23%;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53.58%,拉动经济增长7.2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5975万元,同比增长36.81%。 主导行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稳步增长。目前已培植了一批如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硝基化工及精细化工业、纺织化纤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涌现出三一汽车、神风动力、立得皮革、合力化纤、甾体化工、浩天米业、长城水泥、维克液压等8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宝兴科肥、第一纸板、恒远资江等10家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3322万元;达力电源、圣昌玻璃、海纳兴业、神风动力等10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完成增加值23629.5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23%。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656.4万元,比上年增长39.69%;实现利税总额37123.5万元,增长132.82%;实现利润总额16695.8万元,增长361.18%。产品销售率98.53%;全员劳动生产率94726元/人、年,增长32.65%;资产利税率为11.71%,同比提高6.5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率为68.08%。综合效益指数为157.75%,同比提高33.39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全部15家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1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1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利润总额392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3.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6.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坚持项目支撑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旺盛的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422万元,同比增长45.23%,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20381万元,同比增长56%。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136万元,增长589.3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755万元,增长68.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2731万元,下降26.8%。 工业投资增速强劲,技改投资比重加大,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加强。全区完成工业项目投资56755万元,同比增长63.90%,其中技改投资为37106万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5.38%;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28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7.06万平方米,增长96.25%;商品房销售面积10.22万平方米,增长23.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到97.95%。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对外贸易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75万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72415万元,同比增长34.91%。 零售业发展良好。全年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94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86%;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0080.8万元,增长12.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035.5万元,增长6.7%。 对外贸易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36万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达5412万美元,引进内资企业38家,到位资金20.3亿元,同比增长8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