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耒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衡阳市耒阳市统计局

耒阳市统计局

二00九年三月二十日

2008年,耒阳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经济转型”为主题,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总揽经济工作全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克服了重重困难,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1614406.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后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584.5万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322万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559500万元,同比增长16.4%,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731元,比上年增加264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1:42.2:34.7,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都上升了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8年,我市在遭受严重冰灾的情况下,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度622009.8万元,比上年增长 5.53%,其中:农业产值256220.8万元,同比增长5.12%;林业产值26246.5万元,同比增长0.6%;牧业产值304840万元,同比增长6.13%,渔业产值23952.4万元,同比增长5.22%。农业服务业产值10750万元,同比增长13.59%,农业对GDP贡献率为%。(按可比价计算)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农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吨 515996 4.73

油  料 吨 36438 29.2

烟  叶 吨 4988 23.43

棉  花 吨 1115 -1.41

水  果 吨 62670 6.5

生猪出栏 万头 135 10.3

肉类总产量 吨 118912 6.4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68600 0.7

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蔬菜、烤烟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全年优质稻产量达15.49万吨;烟叶种植面积达3.05万亩,收购烟叶9.82万担;蔬菜种植面积26.18万亩,比上年增加9.2%,蔬菜产量55.26万吨,比上年增长7.93%;油菜籽面积30.38万亩,同比增长19.75%。休闲农庄发展迅速,已有休闲农庄10余家,其中湖南星级休闲农庄3家。

畜牧业水产业发展势头不减。温氏集团、新五丰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市规模养殖的强势发展,规模养殖户遍地开花。全市存栏能繁母猪30头以上、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172户,新增养殖小区19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5个,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3个。全年出栏牲猪135万头,存栏72万头;家禽存笼908万羽,同比增长9.7%,水产品总产量266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掀起了造林绿化新高潮。全市共完成新造林面积1.08万亩,发动全市120多个单位对重点乡镇进行帮扶造林,共完成9000多亩。加大山地承包,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新造和垦复的油茶林达4.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年工业完成总产值203.6亿元,同比增长27.81%(按现价计算),完成工业增加值657812万元,同比增长10.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4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5296万元,同比增长30.54%(按现价计算)。在规模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35139万元,同比增长51.18%;重工业完成产值1380158万元,同比增长27.58%。国有经济完成产值249576万元,负增长0.84%。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0953万元,负增长3.23%。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达99.5%。

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年产量 比上年±%

原  煤 万吨 947.2 -15.2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09441.72 -15.22

其中: 火电 万千瓦时 547574.1 -16.66

水  泥 万吨 65.67 91.51

化  肥(折纯) 吨 59902 -7.89

钢  材 吨 95981 3.11

规模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79%,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 耒杨综合利用发电厂二期工程顺利完工;上堡水电站一期竣工发电,东冲煤业、明冲煤业、开元煤业楠木山改选工程、金星锡业、南玉有色冶炼、永鑫再生金属、迅通道岔一期正式投产;东方锆业、阳光再生、长乐锰业、中达铁合金、诚松再生二期、东兴水泥二期、迅通道岔二期、红太阳家具工业园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绿海粮油产业园、山河智能机械高新配套产业园正式启动。这些项目为我市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

建筑业企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总产值42735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9961万元,安装工程产值2630万元;实现增加值23510万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931618平方米,竣工面积551377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562933元,同比增长32.9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453万元,同比增长39.42%;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45万元,同比增长7.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000万元,同比增长18%。房地产开发26635万元,同比负增长4.06%。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15095平方米。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省道S320线耒阳至荫田段稳步推进,完成投资近6000万元。完成县到乡镇公路路面硬化32.8公里,新建乡镇到村公路403.61公里;新建永济站、南京站、东湖站3个乡村客运站,543个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路, 通畅率达到80%。完成水利工程   12583处;农村通讯条件不断改善。完成27个行政村配电网改造。“乡乡能上网”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153个行政村宽带建设,完成沼气池99口,完成33处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8393人。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57152万元,同比增长5.2%。全年各种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047.4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43362万人公里。客运量为1482万人,货运量为2074万吨。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47.4万元,比上年增长7.1%,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2423万元,同比增长20.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0.97万户,宽带网用户876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1.12万户。

六、国内贸易、旅游、市场物价

商贸流通市场活跃。2008年,国美电器进驻我驻我市,新世界生活超市、新都康年大酒店正式营业。步步高超市营业额节节攀升。各种餐饮、宾馆、休闲娱乐场所不断涌现。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189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城市298430万元,同比增长24.2%,农村(县及县以下)144759万元,同比增长14.9%。批发零售贸易总额307222万元,其中批发贸易总额46967万元,同比增长18.7%;零售贸易总额260255万元,同比增长18.9%。住宿、餐饮业135333万元,同比增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