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雁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雁峰,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区生产总值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8.45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18.9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2.17:58.78:39.05。 为民办八件实事集中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新增城镇就业5136人,积极帮助378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0人;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2.6公里; 全面实现街道乡镇上网信息化工程; 建成5家标准化乡村农家店;政策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到100%;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2所;改造背街小巷4条;新建爱民房10栋; 新建农村沼气池50口;解决农村3125人安全饮水问题;城区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部分计生奖扶对象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100%。 二、农业 全区农业总产值1.62亿元,较上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2万吨,蔬菜2.3万吨,出栏牲猪3.1万头,出笼家禽32万羽,禽蛋产量148吨,水产品产量180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总产值达84.5亿元, 较上年增长35.5%。完成工业增加值2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全年建筑业产值11.83亿元, 较上年增长20.9%。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7亿元, 比上年增长23.7%, 其中城镇投资10.82亿元,增长24 %。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8亿元,增长18.66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2.56亿元,增长16.47%;住宿餐饮业5.3亿元,增长28.81%;其他行业0.02亿元,增长5.4%。 六、 对外经济 全年审批外资项目5个,开工开业4个,实际利用外资205万美元;开工开业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3个,实际到位内资5.1亿元。 七、财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838万元,同口径净增13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61万元,增长5.11%;上划中央“两税”3206万元,增长29.69%;上划所得税1571万元,增长29.51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82.79%、66.55%。 八、教育和卫生 全区在校小学生14726人,毕业2662人。全年减免农村中小学生杂费336万元,补助城市低保户子女和贫困学生资金21.93万元,提高公用经费17万元。学前教育入园率98%,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小学生巩固率达100%,初中生巩固率达99%以上,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达92%。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2.86%。 卫生医疗管理年度医疗机构校验率达100%,完成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全年培训乡村医生46人。全区各级医疗单位参保率达86%。孕产妇建卡率为98.1%,早孕检查率95.6%,新生接生率100%,杜绝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全年无重大传染疾病和重大疫情的发生。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人口为20.67万人,比上年增加1211人,自然增长率6.26‰。其中非农业人口17.23万人,农业人口3.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13 人,人口出生率为10.25‰。死亡825人。 全年全部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劳动报酬达17673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77.28元,增长14.8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9.52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20元,增长13.2%。 十 、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100%。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1人,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 注: ①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②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③人口数以计生年报为准。 雁峰区统计局 2008年3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