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耒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机构存款不断增长对我市经济支持较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9489万元,比年初净增112208万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8279万元,比年初净增89141万元,同比增长16.8%,企业存款余额83457万元,比年初净增4651万元,同比增长11.0%。各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7971万元,比年初净增52599万元,同比增长19.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60826万元,比年初净增长2525万元,同比增长26.4%,短期贷款157382万元,比年初净增27545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累计发放农业贷款35503万元,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5552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6151.82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财产险收入2824.41,比上年增长33.5%,寿险收入7333.41万元,比上年下降24.4%,银险收入6094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66.08万元。 八、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综合档案馆、博物馆、广播电台各1座,电视台2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6%,新建文体会展中心。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64个,床位2086张,卫生技术人员2892人,其中医生1078,护师、护士696人。全市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43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16个。农村有医疗点697个占总村数的111.9%。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人数达64.82万人,卫生防疗再创佳绩、市防疫站被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体育事来不断发展。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活动300余次。再次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在省十运会中,田径队获金牌3块、银牌3块。参加衡阳市小学生运动会,田径队获金牌3块、银牌14块、铜牌7块;游泳队参加衡阳青少年比赛及省十运会运动员选拔赛获金牌8牌、银牌8牌、铜牌3块。全市共向衡阳市体校输送运动员8人,向衡阳市二中输送5人,向省体工队输送集训运动员1人。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各类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310人。全市共推广转化科技成果43项,投资额2.58亿元,其中:重大项目15项。科技对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教育工作稳步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分别被评为“全国成人高考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县(市)“。扶贫助学成绩突出,共发放助学资金273.8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97名,贫困高中生666名。2006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4297人;有普通中学69所,在校学生65507人;普通小学381所,在校学生82525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幼儿园在园幼儿14379人。 十、人民生活、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5340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381元,比上年增长10.1%。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居面积为31.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37.9平方米,城镇化率达34.0%。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50420人,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数为11506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2822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49804人。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市城市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9.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217万平方米,自来水综合水生产能力5.3万吨,自来水普及率70.91%。新城一路、西湖东路加紧施工、青麓大道、振兴北路、南段竣工通车、市政、客运设施不断完善,新增亮化街道6条、新装路灯531盏,硬化背街小巷28条,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装环保公厕5座,新建公交候车亭7个,安装交通电子监测设备11处。城乡进一步得到绿化、亮化、净化。 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2006年市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全年共实施治理项目3个,总投资245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83%,重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6.36,重点工业企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5.43%。 十一、人口 人口增长进一步得到控制。全市年末总人口125.77万人。其中:男性66.47万人,女性为59.30万人;农业人口83.01成人,非农业人口42.76万人;常住人口10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785人,出生率10.4‰,死亡人口5417人,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长率5.99‰。 注: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人均GDP按平均常住人口109.25万人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