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石峰区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经济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415万元(区属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增幅较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9137万元,增长8%,增幅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为近几年增幅之最;第二产业增加值97979万元,增长19.8%,增幅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299万元,增长12.1%,增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2.5:64.3:23.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势喜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088万元,同比增长2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51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增值税完成3354万元,增长20.3%;营业税1817万元,增长43%;企业所得税395万元,增长2.3%;非税收入增长9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2846万元,增长25%。 投资增势趋于平稳。2004年年初,石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通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投资增速逐步放缓,但仍在较高水平运行。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677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7941万元,增长607%;更新改造投资16762万元,增长13.1%;房地产开发投资28155万元,增长48.4%。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带动石峰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6237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中成化工6万吨保险粉、兴隆化工白炭黑四期、锦云公司电石炉等一批非国有工业重点技扩改项目,区属工业技改投入完成3.5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竞争实力。成功引进新建了天隆化工、天桥电器、韶峰水泥、新华联制药等一批较大项目,2004年共实际利用外资1577万美元,内联引资4.57万元,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创造性地实施“区投区建、区投区建”,完成了建设北路二期提质改造,以及丁山路、新民路等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区品位,增强了发展后劲,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二、主要产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受政策影响出现恢复性增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近8年以来的8%较高水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19%,牲猪出栏达到13.95万头,同比增长4.75%,花木特色产业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蔬菜生产获得全省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荣誉,涌现了30多个饲养千头猪、花木营销过10万元、多种种植达50亩以上等种养业大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种植业产值15618万元,同比增长9.1%;养殖业产值15092万元,同比增长6%。2004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全面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对15000多户农户实施粮食直接补贴,兑付直补资金42万元。在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石峰区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几年下滑的局面,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700亩,比上年增长25.9%;粮食总产量27945吨,增长30.9%。全年蔬菜产量39860吨,下降0.7%;鲜蛋产量776吨,增长6.45%;肉类产量10637吨,增长4.69%;牲猪出栏13.95万头,增长4.73%;家禽出栏75.6万只,增长5%。 工业继续支撑石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是工业大区,工业占石峰区GDP的比重达60%左右,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04年达到52家,比上年增加6家。工业企业产销两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6008万元,同比增长31.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239万元,同比增长23.5%。产品销售率达96.6%。主要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电石65310吨,增长51.6%,水泥27万吨,增长49.7%,成品钢材42690吨,增长9.4%,铅6357吨,增长24.3%,黄金46.5千克,增长18.8%。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1.3%,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03.4%,成本费用利润率2.3%,资产负债率64.1%,流动资产周转率2.58次,总资产贡献率8.3%,全员劳动生产率55893元/人,实现利润总额5060万元,利税总额11928万元,增长10.6%。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辖区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004年共有1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14万元,其中: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35万平方米。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近几年,石峰区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改造旧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亮化城区主要街道,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不断推出新亮点,保持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并形成了人气渐旺、空间拓大、后劲十足、商机无限的新特点。商贸流通发展迅速,呈群体化、规模化、现代化。 2004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2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372万元,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1.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2495万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15877万元,增长15%,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零售额96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非公经济零售额97410万元,增长18%。快速环道、中南国际服装广场、铜锣湾商业广场、响石岭步行街、女人街、住宅产品大市场、金属材料大市场、五金机电生产资料大市场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与商业运作紧密结合的群体性、规模化、现代化商业群正在雨后春笋般兴起,构成石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卫生、环保、人口和居民收入 石峰区上下兴师重教,地方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小学及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12%。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石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有所增加。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提高。区属工业企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等环保指继续趋好。人口出生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末石峰区户籍人口246244人。人口出生率9.5‰,死亡率6.75‰,计划生育率98.57%,人口自然增长率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