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天元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等不利影响,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三争”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团结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8年,天元区生产总值为77亿元,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1.79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12.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增长27.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93亿元,增长33.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1.4%。从收入结构看,完成税收收入15.2亿元,增长20.34%,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1%、7.8%、136.5%。财政支出5.9亿元,增长16%。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2008年全区全年共发生安全事故38起,比上年下降62%,全区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人,比上年下降9%。全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3人/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5人/万车;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为0。 省市实事全面完成。省市实事37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9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2008年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援助10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9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394人。为经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84件。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所。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按标准100%拨付到位。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增加值2.69亿元,增长6.1%。粮食播种面积5400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稻谷播种面积5400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900公顷,增长12.5%。粮食总产量43000吨,增长1.8%;其中:稻谷产量4200吨,增长1.9%。蔬菜总产量89000吨,下降2.3%。全年出栏肉猪6.75万头,增长4.7%。水产品产量1700吨,增长11.7%。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008年完成乡镇道路硬化拓宽20.2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5.3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30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71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042人。发放粮食直补等补贴442.4万元。完成了2个居民点的详细规划方案评审。新建村部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跨越发展。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9.5亿元,增长43.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25.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44亿元,增长29.2%,占工业增加值的78%。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天元区在全市、全省新型考核荣获全省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企业)称号。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3亿元,增长34.7%。实现利润5.2亿元,增长26.8%。实现利税9.4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全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19家,同比增加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11家。利润过1000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9家。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1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万平方米,下降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73亿元,增长28.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71亿元,增长28.96%。2008年工业投资28.6亿元,增长47.2%。工业技改投资20.4亿元,增长21.2%,占工业投资的71.3%。房地产开发投资16.4亿元,增长11%,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万平方米,增长0.12%。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8年实施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7个,完成投资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欧洲工业园基础设施投资5.04亿元。黄河北路三四五街区、长江南路一街区改造、砼改沥道路13条顺利开工,泰山西路基本建成。提质改造21条小街小巷,完成投资9000万元,新建和提质10条乡村公路,完成投资2000万元。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增长26.9%。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5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5亿元,分别增长28.2%、1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3亿元,增长29%;住宿餐饮业6.4亿元,增长28.7%;其他行业0.28亿元,增长13.7%。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 2008年引进内资项目66个,合同引引资80.13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38.5亿元,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8943万美元,增长20.4%。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创新奖”奖励办法》,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奖励进行了修订,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了《株洲高新区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每年1000万元的引导资金用于对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全年申请专利达232件。申报项目105个,争取国家省市资金3181万元。其中:“863”计划7个、国家支撑计划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9个、国家火炬计划5个、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3个、国家高新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群项目3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6个、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1个、株洲市高新技术发展专项23个。钻石切削、时代电子申报的重点新产品进入了湖南省2008年度重点新产品的前10名。加大科技投入,2008年安排项目85个,发放科技三项费555万元,科技三项费规范使用率达100%。湖南首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新基地落户我区。科技下乡活动有声有色,发放农村科普资料8000余份。在韶山路建设了“科普一条街”,在银海学校建立地震科普知识教研室。 高新产业加速发展。2008年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增加值70.5亿元、23.5亿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区中小学入学率为100%,年巩固率达100%。全区现有普通中小学30所(十二年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各1所)。普通高中2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5所。区属初中拥有66个教学班,在校生3241人, 小学拥有232个教学班,在校生10045人。全区有民办幼儿园42所,在园幼儿5100人。2008年发放贫困学生家庭救助金24多万元,救助贫困生人数1649人。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承办了市“三好杯”运动会,我区银海学校夺得全市团体第二。狠抓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年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的维修,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群丰中学合格学校的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