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天元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元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锻造实力高新,构建和谐天元”的工作主题,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开放强区、环境发展、城市拓展四大战略,天元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天元区生产总值为36.58亿元,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6.48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1亿元,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411元,增长12.7%,比上年增加2977元,按汇率折算人均为3382美元。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在天元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8:43.6:50.6调整为5.4:45:49.6。一、三产业分别下降了0.4和1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了1.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6.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财政总收入90047万元,增长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9亿元,增长18.9%。财政收入占天元区GDP的比重达24.6%,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30.2%、29%、15.1%。财政支出3.46亿元,增长13.2%。 省市实事全面完成。省市实事32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8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6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8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120,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206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861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705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5550公顷,增长1.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340公顷,增长1.7%。蔬菜种植面积2350公顷,增长18.6%。粮食总产量41309吨,增长1.2%,其中稻谷产量40530吨,增长1.2%。全年出栏肉猪10.48万头,增长8%。出笼家禽253.06万羽,增长7.3%。水产品产量1441吨,增长13.4%。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2006年,农村投资1.24亿元,增长61.5%。财政农、林、水利等支出812万元,增长19.1%。38个村(管理处)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示范工程全面启动,6个示范村建设,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120万元。5个示范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新建农村沼气池40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58人。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公路25.5公里,完成通达工程12.6公里。首次将村干部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183.93万元财政良种补贴、粮食直补、油价综合直补资金通过银行“一折通”的方式,发放到了15039户农民手中。数字电视“村村通”和电网改造工程顺利进行,1121户安装数字电视,新入“村村通”网的农户每户补贴160元。投入16万为72户无电户进行免费安装,实现了“户户通电”。新农村建设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天元区工业总产值36.62亿元,增长21.4%;工业增加值13.49亿元,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22.1%,占工业增加值的75.4%。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天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7%。天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12亿元,增长23%;实现利税4.38亿元,增长34%。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2.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8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万平方米,增长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6年,天元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亿元,增长24.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96亿元,增长23.6%。 工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2006年,工业投资12.9亿元,增长8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9%。技改投资13.3亿元,增长104.8%。 房地产开发有序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13.94亿元,增长26.6%,商品房销售面积86.98万平方米,增长3.9%。商品房空置面积9.55万平方米,降低7.2%。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6年,天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增长16.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82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93亿元,分别增长16.8%和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2亿元,增长12.2%;住宿餐饮业3.61亿元,增长29.2%;其他行业0.21亿元,增长15.8%。 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2006年,天元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166万美元,增长66.4%。其中出口4173万美元,增长54.7%;进口993万美元,增长44.6%。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2006年,天元区共引进内外资项目83个。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24亿元,增长31.7%。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7个,完成注册合同外资9766万美元,增长34.2%;实际利用外资5557万美元,增长18.9%。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出台了《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措施上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全年申请专利首次突破100件,达102件。全年申报项目81个,争取省部级资金累计达5256万元。南方阀门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省科技厅批准。12家软件企业27个软件产品通过了第一批类别界定。科技下乡活动有声有色,科技咨询700多人次,赠送书籍1800多册,建立了9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人数近7500人。 高新产业加速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民营科技企业5家,年末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7.5亿元,增长29.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天元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年巩固率分别达100%和99.9%。天元区现有普通中小学29所,教职工1382人(十二年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各1所)。普通高中2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4所。高中拥有55个教学班,在校生3179人,初中拥有136个教学班,在校生7283人,小学拥有242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2人。天元区有民办幼儿园35所,幼教职工589人,共有幼儿教学班167个,在园幼儿3698人。天元区现有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所,市示范学校3所。天元区配备“三机一幕”357套,各学校拥有计算机1140台,中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1.3台,小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7.1台,中心小学及以上规模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对2756名贫困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救助金额52.03万元,没有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办培训学校9所,在校学生近3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