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株洲市芦淞区统计局

芦淞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商贸提质,着力推进北强南拓、城乡一体,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99.37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为历年最高,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7亿元、39.87亿元、58.23亿元,分别增长6.1%、17.6%、15.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2:38.3:60.5调整为1.3:40.1:58.6。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6%,房地产业增长18.4%,其他服务业增长20.8%。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40公顷,粮食总产量达7345吨,增长1.12%。蔬菜种植面积940公顷,增长5.6%。生猪、家禽养殖步入专业化轨道,培养和壮大了古大桥、道田两个养殖小区,全年出栏肉猪7.37万头,增长5.4%。水产品产量1809吨,增长4.3%。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

三、工业与建筑业

2007年,芦淞区加大了中小企业规范培育扶持工作和规模企业清查工作力度,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3家,新增产值3亿元。全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规模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4.99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87.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7%。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利润6.62亿元,增长114.9%;上交税金3.57亿元,增长31.3%。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2.2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180.6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99.1%。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28.5万元/人,增长3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6.万平方米,增长52.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4.2%,其中城镇以上项目投资43.24亿元,增长74.9%;房地产开发投资18.8亿元,增长40.3%。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0.19亿元,增长144.48%;按产业划分,全区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0.37亿元、18.47亿元和24.76亿元,分别增长23.3%、122.51%和65.17%。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创历年新高。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7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农村以下实现零售额0.86亿元,增长1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住宿和餐饮业5.79亿元,增长19.5%;市场成交额达159.8亿元,增长20.3%。

六、财政

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23亿元,增长25.29%。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58亿元,增长26.85%;地税部门完成1.09亿元,增长21.95%;财政部门完成0.25亿元,增长30.73%,全区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92.5%,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一般预算收入1.53亿元,增长25.6%。2007年全区财政总支出2.68亿元,增长23.67%。

七、教育、科学、卫生

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公平教育覆盖城乡,教学水平继续领跑全市,“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获省先进。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科普网络得到延伸夯实,以全省城区排名第五的好成绩,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争资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1项,“863计划”专项支持2项、国家创新基金支持2项、省一把手科技示范工程1项,共计获得政策性资金支持2180万元。全区(区辖)共有卫生机构79个,卫生技术人员450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20人。注册护士130人。

八、社会事业

城区环境不断改善,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公共绿地7.3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6%,创建了区人民政府、康和山庄两个省级园林式单位。就业和再就业及社会保险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7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87人,城镇家庭零就业援助126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启动。人口和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优质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全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8.99%。民政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覆盖面达100%;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了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环保区域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创建了2平方公里噪控区,加大了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区各类事故同比大幅下降59.1%。“平安芦淞”和“平安院落”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社会大局稳定可控,治安明显好转。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1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6517元,增长18.3%。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据以《株洲统计年鉴》为准。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