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锌 万吨 41.5 12.2 碳酸钙(纯碱) 吨 15.4 21.7 合成氨 吨 12.5 12.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47.1 116.9 滚动轴承(轴承) 万套 668.3 20.9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8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利润10.1亿元;实现利税25.6亿元,同比增长6%;企业亏损面为20.5%,同比下降19.4%;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18.78%,比上年提高11.87个百分点,继续呈稳定提高态势。石峰区共有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盈利过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07年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62.1亿元,同比增长2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8.8%,实现利税17.3亿元,同比增幅72.4%。石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23亿元,同比增长225.7%。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强势增长。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增幅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2.3亿元,同比增长50.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0.2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93.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8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8%;第二产业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55.2%,所占比重为76.1%;第三产业投资9.6亿元,同比下降9.9%,所占比重为22.1%。全年3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2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4个,比上年增加8个,建成了株冶集团一批循环经济技改项目、株化20万吨/年PVC项目、联诚集团轨道交通牵引装备生产基地扩改、中铁株洲桥梁中铁道岔制造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2001年-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2.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石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67.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5.53万平方米。房产市场日趋活跃,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中高档楼盘日益增多。全年商品房销售2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1%。 建筑业稳步增长。2007年,石峰区38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21.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年内石峰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6万平方米。 五、财政、对外经济、地区贸易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跃上4亿元台阶,实现4.01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27.2%。各主体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呈现齐增态势。财政总支出2.7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对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分别增长92.7%、54.3%、57.3%和38.3%,财政对社会公共事业与经济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对外经济增长较快。石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全年利用市外境内资金94810万元,同比增长21.7 %;注册合同外资7189万美元,同比增长20%;验资注册到位外资2760万美元,同比增长51%。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1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3%。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同比增长1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20.7%。石峰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4个,亿元市场2家。 六、卫生、教育 卫生保健服务不断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2007年,辖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5个,病床总数1540张,卫生技术人员1628人,石峰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人,病床5.5张。石峰区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平均每0.57万居民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开展免费婚检,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石峰区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了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小学及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57.3%。2007年石峰区拥有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级中学、22所小学。共有在校初高中生5473人,其中初中生2944人。全年救助贫困学生4567人次。 七、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石峰区常住人口27.94万人。人口出生率9.09‰,死亡率6.03‰,自然增长率3.06‰。常住人口密度为1678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47人。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据50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2元,比上年增长16.3%,比上年净增196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936元,其中食品支出3517元,服务性消费支出196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65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956元,同比增长27.2%。 农村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据3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62元,比上年增长18.8%,比上年净增1056元。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60元,增长8.9%。其中食品支出130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表4: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产品名称 单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冰箱 台 94 27 彩电 台 130 24 空调 台 72 13 洗衣机 台 100 30 电话 部 78 23 家用电脑 台 24 2 摩托车 辆 2 22 手机 部 112 4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石峰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7718人、11800人、5303人。新增就业人员9249人,比上年增加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4410人。石峰区建立城乡低保制度,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3.2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1.2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