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芦淞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发展提速、品位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目标任务超额完成。GDP、财政收入创历年来新高。芦淞区实现GDP20.72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0.78亿元,5.46亿元,、14.48亿元,分别增长8.2%,25.3%,13.3%;财政收入13047万元,增长17.4%,一般预算收入7893万元,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49亿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4605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亿元达16.97亿元,增长5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 二、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由“众星捧月”、“一枝独秀”的商贸产业,到建立光机电一体化、健康食品、服饰、木业加工等几大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4:21.9:73.7调整到7:23.1:72.9,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4%增加到26%,农村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下发,粮食播种面积结束了多年下降的局面,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增幅居全市首位。市场”两改一提”成效显著,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3.98亿元。 三、工业在推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做大“工业芦淞”,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99亿元,增长35.2%。增加值4.56亿元,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4亿元,增长51.4%。工业总体实现利润3215万元,增长50.82% 四、农村经济在调优中特色纷呈。2004年芦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214亿元,增长28%。稻谷总产量:5366吨,同比增长:47.4%; 蔬菜总产量:33321吨,同比增长:7.61%;水果产量:2826吨,同比增长:38.73%;出栏生猪:6.07万头,同比增长:8.2%;出栏牛:800头,同比增长:14.29%;出栏羊:1.1万只,同比增长:6.8%。农业经济运行的特色一是在中央1号文件和“两个补贴”政策的鼓舞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0.77千公顷、5336吨,同比分别增长35.1%、47.4%;二是成功的克服了禽流感对家禽养殖的影响,出栏家禽52万羽,同比增长仍达5.4%。三是农民纯收入增速创近10年来新高,一举扭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本年增长达19.8%。 五、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7亿元,增长52.4%。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旧城改造为依托,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加大城市绿地、拆违还绿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投入,天池公园建设已初局雏形;区行政中心建设顺利推进;依法依规依政策完成了铁西路、建宁购物公园一期、中心广场西南角、金帝广场、西海龙苑等旧城改造拆迁任务。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重建公共厕所5座。垃圾中转站2个;原华光建材市场、福临大厦、海惠商业广场等“烂尾楼”成功盘活启动;快速环道建设已按要求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参加“欧洽会”和“湘洽会”,取得丰硕果实,成功引进等21个项目,实际到位外资2836万美元,增长7.7%;实际引进内资5.1亿元,增长29.9%。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市前列。 七、财政状况趋向好转。芦淞区组织了财政税收清查,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优化财源结构,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开源节流,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1.3亿元,增长1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79亿元,增长22.9%…… 八、科技兴区战略全面实施。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全年共发放科技三项经费107.6万元,成功申报专利76项,授权专利数为59件,授权发明专利数15件。 九、社会事业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完成了对体育路、公园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的美好亮化;在继续加大王塔冲、南沿等省、市文明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了18家社区服务中心,并提前启动第二批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扶贫办困力度,扶助16家农民危房户和无房户建好了安居房,对芦淞区143户、266人进行定额提标救助,低报对象实现了“应保慎保”、“应保尽保”。教育整体水平名列全市前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全面落实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9701人,下岗失业在就业6239人;被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年底芦淞区总人口(公安户籍数)19.3万人。社会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妥善处理各类上访事件。加大了“无毒社区”创建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据抽样调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605元,比上年增长18.2%元。 注:1、本公报为区属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