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石峰区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精神,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区域经济在宏观调控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圆满地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据市统计局初步核实,石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辖区口径)98574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2万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776053万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工业增加值740929万元,同比增长16.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9.3%,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187894万元,同比增长11.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2.2:78.7:19.1。其中: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3.2%,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温和上扬。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8%。 省市实事进展顺利。省8件实事、市10件实事32项考核指标全部完成全年任务,其中20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如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2.9公里,为年目标的138%;资助城乡中小学贫困生就学2665人,为年目标的157.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031平方米,为年目标的201%;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207人,为年目标的108.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29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业17623万元,同比增长5.25%;林业635万元,同比增长8.56%;畜牧业15631万元,同比增长7.1%;渔业1466万元,同比增长1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74万元,同比增长5.3%。各业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49.5%。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802万元,同比增长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59.8:2.7:32.4:4.4。石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8.64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7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40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3.03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916吨,同比增长5.6%。其他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均保持稳定发展。 三、工业生产 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总数达到11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52亿元,同比增长32.3%,超上年增幅7.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完成总产值202.7亿元,增长39.7%;集体工业完成总产值2.1亿元;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40.3%和9.8%。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13.6%;重工业总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32.6%,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4:98.6变化为1.3:98.7。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265亿元,跃上新台阶。 全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9家,比上年增加4家;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比上年增加1家。株洲冶炼集团实现总产值112亿元,成为全省第七家、我市以及石峰区首家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我市过10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工业增加值首破70亿元大关。2006年石峰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72.5亿元,同比增长16.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7.9%,占GDP比重达73.6%。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增强。 规模工业多项效益指数再创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97%,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51亿元,同比增长34.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09%,比上年提高41.71个百分点。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40.3%;成本费用利润率5.78%;流动资产周转率2.16次,比上年加快0.22次;总资产贡献率11.52%;全员劳动生产率127013元/人,增长20.8%;实现利润总额13.8亿元,增长209%;利税总额24亿元,增长110%。其中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盈利过亿元。 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2006年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共实现总产值1445676万元,同比增长39.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7.3%。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缓。2006年,受国家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石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缓。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5390万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2%,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9%;房地产开发投资31490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16个,竣工项目10个。顺利完成了智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双氧水工程、旗滨玻璃集团日产700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株冶火炬沸腾炉二氧化硫低空污染治理、株洲化工集团一期20万吨/年PVC扩改工程等一批工业重点技扩改项目。先后提升了5条道路绿化水平,硬化乡村公路22.9公里,完成9公里的通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田心高科园基础设施和入园项目建设进程加快。石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产业项目投资额比重达64.2%,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五金机电灯饰大市场一期工程建成开业,中南金属材料大市场、株洲(国储)物流中心完成了主体。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同比增长5.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4%。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石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6%。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万平方米。房产市场日趋活跃,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中高档楼盘日益增多。全年商品房销售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 建筑业发展缓慢。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石峰区建筑业增速放缓。2006年辖区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9家,比上年减少4家。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826万元,同比下降10.9%,其中: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2%。 五、财政、对外开放、商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实现31289万元,同比增长19.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788万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13.1%、99.8%。其他税种如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增长较大,分别增长32.4%和71.2%。财政总支出2亿元,同比增长14.4%。 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石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052亿美元。全年利用市外境内资金77867万元,同比增长57.3%;注册合同外资59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44%;验资注册到位外资1816万美元,同比增长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