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湛江市统计局

湛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

2009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也是我市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粤西两会”精神,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坚定信心,科学谋划,迎难而上,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实现了经济逆势较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156.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51亿元,增长13.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0.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金融业增长18.7%,房地产业增长19.6%,其他服务业增长9.2%。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3﹕45.2﹕33.5调整为20.7﹕43.1﹕36.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639元,增长9.2%;按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435美元。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增值税7.85亿元,下降11.6%;营业税9.42亿元,增长16.2%;个人所得税1.82亿元,增长10.5%;企业所得税2.10亿元,下降6.5%。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1.84亿元,增长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30亿元,增长8.4%;公共安全支出9.65亿元,增长0.2%;教育支出29.32亿元,增长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07亿元,增长14.3%;医疗卫生支出11.83亿元,增长19.3%;环境保护支出1.86亿元,增长57.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6亿元,下降11.1%;农林水事务支出12.27亿元,增长43.1%;交通运输支出4.18亿元,增长11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6%。食品类价格上涨1.3%,其中,粮食上涨3.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7.3%,蛋类上涨1.5%,水产品上涨9.5%,菜类上涨8.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下降5.3%;衣着类价格下降4.9%;娱乐文教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3.1%;家庭用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持平。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比上年上升0.1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0万人,增长21.3%;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0万人,增长20.6%;组织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4.6万人,转移就业15.1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持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不稳固,工业集聚度不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较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集聚发展水平不高,综合服务功能不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开放水平明显偏低;保障民生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8.05万亩,增加8.12万亩;糖蔗种植面积180.38万亩,减少0.36万亩;花生种植面积70.34万亩,增加3.1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5.46万亩,增加5.01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42.43万吨,增产14.86万吨,增长11.6%;糖蔗产量997万吨,增产33.68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239.56万吨,增产17.57万吨,增长7.9%;水果总产量188.13万吨,增产15.06万吨,增长8.7%。

全年肉类总产量36.91万吨,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4%,牛肉产量增长7.8%、羊肉产量增长8.5%,禽肉产量增长4.6%。全年水产品产量100.67万吨,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0.55亿元,增长9.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7.90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0.69亿元,下降7.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3.67亿元,增长2.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197.66亿元,增长12.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08.33亿元,增长3.3%;重工业增加值239.58亿元,增长12.7%。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5.6%,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利税总额142.44亿元,增长69.4%,实现利润总额79.58亿元,增长97.5%。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税105.34亿元,增长74.8%,占工业利税总额的73.9%,实现利润64.14亿元,增长67.1%,占工业利润总额的80.6%。劳动生产率24.15万元/人,比上年下降12.5%。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年产值均超10亿元,全年实现产值956.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7%。

工业主要产品增长较快:服装727万件,增长74.6%;砖(折标准砖)4.18亿块,增长65.2%;人造板87.90万平方米,增长52.3%;铜材0.74万吨,增长50.7%;水泥401.32万吨,增长41.8%;塑料制品11.72万吨,增长39.5%;铝材0.22万吨,增长36.1%;变压器16.12万千伏安,增长29.0%;电饭锅6857.44万个,增长23.6%;天然原油413.50万吨,增长20.6%;机制纸及纸板15.94万吨,增长20.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13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19万平方米,增长2.3%;房屋竣工面积564万平方米,下降4.3%。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1.7亿元,下降3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3.23亿元,增长33.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55亿元,增长39.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7.30亿元,增长3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27亿元,增长28.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74亿元,增长24.5%;第二产业投资153.83亿元,增长30.8%;第三产业投资232.66亿元,增长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