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来凤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恩施州来凤县统计局

2002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年经济工作目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着力调整结构、改革开放和优化环境,克服卷烟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等困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经济总量有新的增长,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经济呈恢复性增长,社会消费增长较快,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出新的步伐,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财政金融有了新的进步。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0283万元(不变价10212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63万元(不变价41480万元),下降4.0%;第二产业增加值25990万元(不变价26090万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长加值33830万元(不变价34545万元),增长6.8%。从构成看,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1年42.6:25.2:32.2变化为40.4:25.9:33.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75元,比上年下降0.1%。

全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增长0.7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指数增长2.6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指数下降2.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6.6个百点,交通和通信类下降5.0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5个百分点。

年末就业人口17.6万人。其中单位在岗职工1.2万人。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8.1万人,第二产业1.0万人,第三产业8.5万人。部分下岗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总量增长缓慢,高效农业规模小,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二是经济环境欠佳,“三乱”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企业改制后期工作难度加大,进展困难。四是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矛盾增大。

二、农业

2002年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419761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44220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403亩,旱涝保收面积82286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计算)10465吨。地膜覆盖面积22009亩。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县100%的村通电,96%的村通汽车,91%的村通电话。2002年,我县农业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歉收,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700万元(不变价326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3.2%。

农业产值33986万元(不变价17999万元),下降8.8%。由于播种面积调整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的下降幅度较大。

林业产值1583万元(不变价99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由于实施三大林业工程,造林、抚育林面积增加很大。全年造林48335亩,增加33991亩,增长237.0%。育苗面积105亩,增加18.0%。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0952亩,比上年增长159.4%。成林抚育面积21000亩,比上年增长84.9%。

畜牧业产值25320万元(不变价13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8%。

渔业产值811万元(不变价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2%。水产品产量1416吨,增长1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加值23090万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893万元,增长7.1%。全部工业总产值537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963万元,增长3.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33796万元,增长1.2%;重工业产值6167万元,增长17.8%。按所有制性质分,国有工业37086万元,增长1.9%;集体工业537万元,增长0.8%;股份制企业2340万元,增长3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0106万元,比上年增长5.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2.6%,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销售产值33940万元,增长3.1%;重工业6166万元,增长17.9%。产销率分别为100.4%、100.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7.83%,比上年下降21.1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12735万元,增长61.3%。利税总额13791万元,增长55.9%。国有企业亏损额2753万元,增亏1555万元。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06万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完成9541万元,下降19.8%;其他经济投资完成11565万元,增长27.6%。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741万元,增长12.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00万元,下降41.0%。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8万元,下降72.3%。第二产业1353万元,下降60.7%;第三产业7930万元,增长46.2%。其中交通邮电投资6330万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79.8%。

全县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1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建成投产项目8个,新增固定资产3647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来智路全线改造大功告成,讨橙路完成讨火车至大河镇的大部分油路路面,武汉大道、胡革公路、南河隧道等项目已启动实施,公路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9656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6477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73万元,与上年持平。邮电通信业业务收入达25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全县185个行政村通电话,各乡镇及一部分村已开通移动电话。已装固定电话15976户,其中市话12238户,比上年增加1277户;农话3738户,增加427户。移动电话网上用户达16000余户,是上年的2倍。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61户,增加387户,增长141.2%。

六、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30万元,比上年增长5.3%。分城乡看,县级零售额18803万元,增长5.4%;县以下零售额18927万元,增长5.2%。分行业类型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1136万元,增长23.7%;餐饮业3185万元,增长9.2%;其他行业13409万元,下降15.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中央收入8229万元,增长23.7%;省级收入633万元;地方收入4638万元,下降13.3%。全部税收12917万元,增长19.5%,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68%。财政支出19344万元,增长15.7%。其中本级支出15749万元,增长7.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349万元,比年初增加12803万元,增长2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1294万元,增加8383万元,增长19.5%。各项贷款余额73764万元,增加755万元,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