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200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35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3976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927万元,增长11.7%。其中工业增加值20298万元,增长20.3%;建筑业增加值7629万元,下降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1606万元,增长9.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9954万元,增长7.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9530万元,增长11.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27万元,增长2.2%;房地产业增加值5965万元,增长5.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4630万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46.5:18.8:34.7调整为44.6:19.5:35.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涨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3%,衣着类价格上涨5.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1.5%。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7%。 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8.10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00万人,减少0.08万人;第二产业1.90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6.2万人,增加0.3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4.74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工业“腿短”问题突出,反哺农业能力弱;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社会就业压力大,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980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57169万元,增长6.0%;林业产值2221万元,增长2.8%;畜牧业产值37737万元,增长1.2%;渔业产值218万元,增长9.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029公顷,比上年增加51公顷,增幅0.1%。其中夏收粮食作物面积9818公顷,比上年减少421公顷,减幅4.1%;秋收粮食作物面积25211公顷,比上年增加472公顷,增幅1.9%。2005年我县农业生产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三月的大雪、冰雹及四、五月持续阴雨天气,农作物受损严重,致使夏粮、夏油减产。全年粮食产量13.53万吨,比上年减产0.57万吨,负增长4.1%。其中夏收粮食产量2.08万吨,负增长4.1%;秋收粮食产量11.45万吨,增长3.4%。油料面积由上年的4675公顷减至4454公顷,减幅4.7%;全年油料产量5764吨,减产482吨,下降7.7%。 烟叶面积4954公顷,比上年增加300公顷,增幅6.4%;蔬菜面积8108公顷,增幅9.6%。;烟叶产量8357吨,增产1216吨,增长17.0%;蔬菜产量10.89万吨,增长0.4%。此外,年末茶园面积3087公顷,增长11.2%,茶叶产量2268吨,增长22.1%;水果产量1.34万吨,增长31.6%。 全年造林面积1450公顷,比上年减少180公顷,下降11.0%。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636公顷,比上年增加259公顷,上升15.8%。当年育苗面积140公顷,增长5.1倍。退耕还林面积801公顷,增长140.5%。全年木材采伐量10866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29立方米。 全年大牲畜出栏0.66万头,比上年增长0.8%;生猪出栏31.39万头,负增长0.3%;羊出栏1.68万只,增长12.0%;家禽出笼60.08万只,负增长3.0%。全年肉类总产量2.87万吨,增长0.1%。全年水产品产量324吨,负增长5.0%。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6467公顷,增加508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0772公顷,增加213公顷;农村用电量2062万千瓦小时,增长27.9%;化肥施用量1.49万吨,增长3.5%;农业机械总动力7.4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3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0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4个,完成增加值9330万元,增长26.7%。工业产品销售率94.3%,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366万元,增长25.4%;实现利税2249万元,增长63.3%。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9,比上年上升35.7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6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与上年比较,负增长6.4%。全县4个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5342万元,负增长4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4万平方米,负增长4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90万平方米,增长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0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7643万元,增长17.8%;房地产投资完成额650万元,负增长70.7%;农村私人投资完成额6668万元,增长17.3%;城镇私人投资完成额3655万元,增长3.0%。在投资总计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完成额13592万元,负增长11.9%;其他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6992万元,增长29.0%。第一产业投资完成额6623万元,增长65.9%;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投资完成额40502万元,增长31.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30082万元,增长1.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洞坪电站工程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81万元,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64888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0.6%,第一、二台机组分别于9月和12月试运行发电;鱼泉电站完成投资446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89.2%;桐子营电站完成投资778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7.3%;建成沼气池8039口,完成投资184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完成投资64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46.9%。 五、国内外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3271万元,增长16.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457万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029万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666万元,增长14.5%;其他行业零售额33万元,增长13.1%。年末全县城乡集贸市场26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全年消费品市场成交额17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