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恩施州宣恩县统计局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和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1253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672万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5806万元,增长9.1%。其中工业增加值23727万元,增长1.7%;建筑业增加值12079万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899万元,增长9.3%。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8650万元,增长8.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887万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9.7:28.6:31.7调整为39.6:28.6:31.8。

价格总水平出现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3,比上年上涨0.3%。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下降2.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4.8%;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9%;此外,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居住等六大类价格水平比上年分别下跌2.3%、2.6%、0.3%、4.5%、3.6%和2.3%。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达到17.47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95万人,减少0.33万人;第二产业1.84万人,增加0.12万人;第三产业5.68万人,增加0.50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3.75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农民增收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2003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5673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42439万元,增长5.6%;林业产值2929万元,增长27.6%;畜牧业产值29489万元,负增长0.5%;渔业产值188万元,增长3.1%。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123公顷,比上年减少4485公顷,调减幅度11.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889公顷,比上年减少391公顷,减幅1.9%。其中,油料面积下降,播面由上年的6427公顷减至5335公顷,减幅17.0%;烟叶面积4662公顷,比上年增加87公顷,增幅1.9%;蔬菜面积7302公顷,增加776公顷,增幅11.9%;其他经济作物面积2590公顷,比上年减少162公顷,减幅5.9%。全年粮食产量13.34万吨,增产187吨,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2.53万吨,减产40吨,下降0.2%;秋粮产量10.81万吨,增产227吨,增长0.2%。油料产量6612吨,减产833吨,下降11.9%。烟叶产量6424吨,减产267吨,下降4.0%。茶叶产量1810吨,增产29吨,增长1.6%。蔬菜产量10.60万吨,增产2.42万吨,增长29.6%。水果产量0.98万吨,增产2230吨,增长29.7%。

林业呈现快速增长。全年造林面积5000公顷,比上年增长25.0%,其中防护林4543公顷,增长17.7%;当年育苗面积98公顷,增长145.0%;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360公顷,增长68.0%;全年木材采伐量9945立方米,增长191.8%。

畜牧业、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大牲畜出栏0.57万头,比上年增长23.9%;生猪出栏31.41万头,减少0.1%;羊出栏1.15万只,增长238.2%;家禽出笼50.52万只,增长20.8%。全年肉类总产量2.81万吨,增加167吨,增长0.7%。全年水产品产量328吨,增长3.1%。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830公顷,比上年增加1904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1280公顷,增加2340公顷;农村用电量1261万千瓦小时,增长28.8%;化肥施用量1.22万吨,减少590吨,下降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小幅度增长。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3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8017万元,负增长16.8%。工业产品销售率96.2%,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全年发电量10250万千瓦小时,增长0.3%;水泥15.12万吨,增长1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858万元,负增长34.2%;实现利税1928万元,负增长31.7%。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2.8,比上年下降6.2%。

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079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县4个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375万元,增长12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7万平方米,增长37.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9万平方米,增长6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31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5927万元,增长35.7%;技术改造投资3663万元,增长29.9%;房地产投资321万元,增长14.6%;其他投资10420万元,增长11.2%。在投资总计中,国有经济投资20157万元,比上年减少13.9%;城乡集体经济投资1121万元,增长11.0%;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465万元,增长10.4%;其他经济投资21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9.9%。第一产业投资3642万元,增长63.3%;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投资22252万元,增长49.1%;第三产业投资24437万元,增长12.5%。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洞坪电站工程2003年3月15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全年完成投资13984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2086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7.4%;209国道东门关段(含隧道)全年完成投资8688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81.7%;启动了装机2.4万千瓦的桐子营电站建设;民族风雨桥、兴隆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如期完工;完成27个村通村油路96.5公里;建成沼气池6730口,完成年计划的100.4%。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0268万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20288万元,增长21.0%;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980万元,负增长2.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688万元,增长8.2%;餐饮业零售额3115万元,增长123.4%;其他行业零售额7465万元,负增长11.8%。年末全县城乡集贸市场26个,其中专业市场5个。全年消费品市场成交额16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