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巴东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2 恩施州巴东县统计局

六、国内外贸易

2008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98万元,同比增长19.2%,较去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市场完成销售额52865万元,增长18.4%,农村消费市场完成销售额47233万元,增长20.1%;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销售额80797万元,增长24.0%,住宿餐饮业完成销售额18015万元,增长2.1%,其他行业完成销售额1286万元,增长7.2%。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出口创汇1078万美元,同比增长39.46%。

七、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存贷继续双增。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7812万元,同比增长75.38%。其中,国税收入2835万元,地税收入10336万元,财政收入4946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1.55%、30.31%和34.84%。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17万元,同比增长43.29%。其中税收收入13171万元,同比增长46.7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653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355万元,增长24.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9624万元,较同期增加42105万元,增长25.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00880万元,较同期增加13394万元,增长15.31%。其中,短期贷款50087万元,增长12.72%;中长期贷款50793万元,增长18.5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8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16所,其中普通中学27所,职业高中2所,完小87所。在校学生6.49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万人,职业高中学生0.59万人,小学2.99万人。拥有专任教师350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5%。在全国高考竞争中,全县3298人参加考试,上线率达61.25%,比去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其中一类学校上线341人,二、三类学校上线1448人,有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加强产学研结合,科技推广取得长足进步。2008年自主研究开发的“三峡库区县级电力管理自动化创新与应用”技术获得州级表彰。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城乡居民生活丰富多彩。2008年创作各种剧目40个,排练剧目38个,为城乡居民演出达280场次。由县文化馆创作的《撒叶儿嗬》、《峡江纤夫号子》分别获得湖北省金奖和国家银奖。全年投资近400万元对现有体育场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与扩建。

广播电视网络不断完善。全县12个乡镇实现村村通广播率达90%。拥有有线电视终端用户2.7万户,可接收电视节目36套,电视综合覆盖率和广播综合覆盖率均达97%以上。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4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25人,注册护士472人。病床床位1142张,比去年增加172张。村级医疗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7.09万人,比同期增长4.2%。全年投资3215万元对全县医疗卫生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使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未总人口49.0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62万人。全年出生518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77‰以内。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2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80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519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6元,同比增加988元,增长12.0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7458元,同比增长20.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46%。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年新增就业410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5820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373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24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70858人、计划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5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200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8800人,其中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240人。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收养孤寡老人1950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污染整治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得到加强。2008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3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20万元,增长35.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分别达80.23%、68.09%和44.75%。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到2008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76公顷,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2%。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化面积2平方米。城镇供水管道长达88公里,供水总量达283万吨。排水管道长33公里,污水排放量达350万吨,净化处理量280万吨。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总产值为现价;增长幅度为可比价格。

2、总人口数据为公安年报数据;出生与死亡人口数为计生局数据。

3、若公报数据与年鉴资料相抵触,以年鉴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