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咸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2 恩施州咸丰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19万元,增长1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9万元,增长1.8%;电信业务总量920万元,增长2.9%。固定电话用户数17724户,增长2.8%;移动电话用户4.2万户,增长13.5%。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5.4%;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6.5%。

六、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8亿元,增长11.8%;外贸出口完成40.52万美元,完成州计划40万美元的101.3%。

从城乡消费市场看,城市消费快于农村: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72亿元,增长13.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增长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18万元,增长22.4%;餐饮业8640万元,增长18.5%;其它行业2488万元。流通企业档次有所提高,各类超市快速扩张,成为市场新亮点。城镇居民消费层次有新提升,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等消费品逐步形成新的热点。电脑、背投彩电、数码相机、音响器材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部分文化、体育用品也较为热销。

全年价格总水平回暖上升,呈先激后缓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较快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9.8%。其中粮食上涨27.4%,油脂上涨17.6%,肉禽及制品上涨29.2%。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2004年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强力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境外资本向国内转移、沿海资本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由政府招商转向全民招商,把招商引资纳入各单位岗位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签状考核,做到每个领导、职工都有担子,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引资业主,人人都抓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招商引资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签约项目29个,实现合同金额549480万元,同比增长347.9%;到位资金38500万元,同比增长55.2%,其中今年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3518万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24982万元。直接利用外资708万美元,完成州计划80万美元的88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2176万元,比同期上升6.5%。分部门看:国税2722万元,比同期上升18.2%;地税6476万元,比同期上升121.3%;财政2978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17万元,同比上升2.9%;一般预算支出22667万元,同比上升17.1%。

金融存贷款稳步上升。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981元,比上月增加3249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8464万元,比年初增加902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4441万元,比上月减少424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131万元,比上月减少5076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841万元,比上月增加302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继续推行科教兴县战略,狠抓实用技术推广网络建设。2004年末,全县有各种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757人,其中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119人,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4638人,他们对咸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高中教育规模扩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县一中高考上线率达98%;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发展。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3所、教师2582人、学生5.6万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县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8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93.5%;电视人口覆盖率93%。有线电视用户1.75万户。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进一步开展,一批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相继在国家、省、州获奖,广场文化、院子文化、社区文化方兴未艾,百里文明走廊成为城乡文明新亮点。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效明显,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初步统计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2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9.73%。其中,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有1.2万人,占城镇人口的20.5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有20.3万人,占乡村人口的67.3%。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88个,人数989人。卫生机构床位数55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5张。执业医师124人;注册护师、护士321人。急救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低水平。2004年,全县总人口367853人,公安户籍人口359968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17158人。全年出生人口3996人,出生率为10.88‰,死亡人口2299人,死亡率为6.26‰;人口自然增长率4.62‰。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5元,增长15.1%,其中在岗职工人均工薪收入11602元,增长25.9%。在国家扶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涨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年农民人平纯收入达1575元,增长6.2%。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1%。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人员2017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比上年净增1980人,参保缴费率达90%以上,收缴各类社保资金2661万元,同比增长20.4%,有1.2万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520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