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巴东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财源活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全地域财政收入20357万元,较同期增长22%。其中国税收入6367万元,增长74.89%,地税收入7258万元(不含社保基金收入),增长8.64%,财政收入2769万元,增长10.76%。在总计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06万元,较同期增长4.53%;财政总支出41390万元,同比增长21.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5684万元,同比增长34.65%。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余额继续双增。年末,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余额199607万元,比年初增加19857万元,增长11.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06417万元,较年初增加13338万元,增长14.33%;各项贷款余额66521万元,比年初增加13512万元。 `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教兴县全面实施。2005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0.71万人,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65万元,增长150%。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条件全面改善,成果辉煌。2005年度,全县拥有中小学156所,在校学生6.9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9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9%。 在全国高考竞争中,有1605人达到省线,上线率达67.89%,其中一类上线人数235人,上线率9.94%,二、三类上线人数1370人。有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成绩在全州再次荣登榜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精神文明全面推进,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5年创作各种剧(节)目59个,排练54个,为城乡人民共计演出148场;由县文化馆编排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歌伴舞节目在全省、全州“红色经典”老歌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全州文艺节目调演中共获得一等奖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9.4万余册。 广播电视网络不断完善。全县12个乡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100%实现了光缆联网,有2.29万户城乡居民联通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终端可接受45套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46人,其中职业医师519人(含助理医师);病床床位878个,村级医疗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县直卫生机构投资118.7万元购置了5台救护车、2台X光机和2台B超机等医疗设备;投资204万元新建一个传染病治疗服务区;乡镇卫生院完成国债项目资金662.8万元,使全县医疗条件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民健身快速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升。2005年成功举办了各类体育竞赛5场次,参赛人数达1500余人,在全州举办的“五运会”中共获得11金4银2铜的好成绩;在湖北省举办的“西片县市老年人门球”比赛中闯进前7名。同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资8万余元购置了乒乓球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丰富了城乡人民的体育生活。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48.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661人,出生率为9.65‰,死亡3646人,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1‰。 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5年,农村用电量达到369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69%;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5846元,增长5.14%和2.58%。农民人均纯收入1595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779元,分别增长4.59%和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