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恩施州宣恩县统计局

在宣恩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了冰雪灾害、金融风暴冲击等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向前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5029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405万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46570万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81054万元,增长14.3%。按全县年常住人口31.08万人计算,人均GDP为6919元,同比提高1309元。

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40.9:21.1:38.0调整为40.6:21.7:37.7,第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效益,第一产业增速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年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9.1%,其中化学肥料价格上涨40.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原材料购、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7.0%。

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标 指标值 与上年同期涨跌幅度             (上年同期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10.0 10.0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5.4 5.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11.1 11.1

食  品 119.6 19.6

其中:粮食 114.1 14.1

烟酒及用品 100.8 0.8

衣  着 101.5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7 2.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4.5 4.5

交通和通信 103.3 3.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9 2.9

居  住 109.9 9.9

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9.4万人,比上年增加0.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02万人,第二产业1.4万人,第三产业8.98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53.7%,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6.72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仍然很小;缺乏重大项目支撑,投资拉动乏力;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滞后;物价持续高位运行,上涨压力加大;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等等。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670万元,同比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79009万元,增长12.3%;林业产值3113万元,增长15.7%;牧业产值49327万元,增长2.3%;渔业产值305万元,增长1.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16万元,增长3.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405万元,增长8.3%。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5800公顷,比上年减少401公顷,下降1.1%;粮食总产量127820吨,比上年增加26122吨,增长25.7%。油料播种面积3967公顷,比上年减少51公顷,下降1.3%;总产量5443吨,比上年增加831吨,增长18.0%。全年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及增长速度见下表。

表2  2008年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公顷、万吨

产品名称 面积 比上年±%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35800 -1.1 12.78 25.7

夏粮 9791 -2.5 1.72 35.5

洋芋 9278 -4.9 1.67 32.1

秋粮 26009 -0.6 11.06 24.3

水稻 9087 -0.7 5.06 25.4

玉米 8680 -0.8 3.57 5.5

大豆 2380 1.4 0.30 56.1

油料 3967 -1.3 0.54 18.0

油菜籽 3036 -5.0 0.41 8.9

烤烟 4695 27.8 0.82 121.6

茶叶 5226 30.7 0.41 31.0

水果 6342 34.1 4.53 12.8

蔬菜 10299 9.4 11.47 10.1

以“烟、茶、畜、果、药、菜”为六大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六大支柱产业产值9747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3.5%。六大支柱产业生产情况如下表

表3 2008年六大支柱产业生产情况

单位:公顷、吨、万元

产品名称 面积 产量 产值 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 132670 100

烟  叶 4866 8446 11305 8.5

茶  叶     5226 4073 7467 5.6

畜牧业       - - 49327 37.2

水  果 6342 45328 7417 5.6

药  材 3552 - 6600 5.0

蔬  菜 10299 114712 15357 11.6

产值合计 - - 97473 73.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4858公顷,比上年增加6公顷;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进展,有效灌溉面积5920公顷,增加84公顷;旱涝保收面积9845公顷,增加597公顷;农村用电量2716万千瓦小时,增长17.8%;化肥施用量1.63万吨,增长7.2%;农业机械总动力14.29万千瓦,增加3.12万千瓦。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宣南灌区高沙片区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启动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程。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稳步推进,黄坪村、青龙嘴村被命名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3698万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增加值35872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26.3%。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032万元,完成总产值50642万元,增长28.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如下表

表4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总产值

单位:千元

行业名称 2008年 2007年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7197 1740 3.1倍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7677 103419 42.8

谷物磨制 30505 24726 23.4

饲料加工 22870 13066 75.0

屠宰用肉类加工 70000 49140 42.5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 11200 10360 8.1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13102 6127 1.1倍

饮料制造业 74380 52436 41.8

精制茶加工 79664 52436 51.9

纺织业 18198 11886 53.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2927 5600 -47.7

肥料制造 2927 5600 -47.7

医药制造业 7801 5030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