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1169 49107 24.5 水泥制造业 61169 49107 24.6 纸制品制造业 5311 1800 195.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74016 162176 7.3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174016 162176 7.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460 2449 0.5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460 2449 0.5 合 计 506420 395643 28.0 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398万元,增长29.4%;产品销售率97.84%,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121万元,增长10.6%;税金总额2835万元,增长14.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7.54,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表5) 表5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精制茶 吨 2943 1.2 水 泥 万吨 18 -0.4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9152 -9.9 水泥熟料 万吨 13.5 -3.8 供电量 万千瓦时 10954 6.8 配混合饲料 吨 4559 51.5 鲜冷藏冻肉 吨 3494 31.6 大米(吨) 吨 9584 5.3 磷肥(吨) 吨 605 -67.4 棉混纺布 万米 614 47.2 白 酒 千升 245 18.4 自来水 万立方米 164 3.1 原煤 万吨 3.34 283.9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98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3.2%。全县四家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10632万元,从业人员573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86万元,比上年增加11074万元,增长13.2%。其中城镇以上完成85771万元,占总投资的90.2%,比上年增长16.5%;农村以上完成1364万元,占总额的1.4%,负增长59.0%;城乡私人投资7951万元,占8.4%,同比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见表6) 表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按行业分 单位:万元 总计 城镇以上 农村50万元以上 房地产 城乡私人 投产完成额 95086 73021 1364 12750 7951 1.农、林、牧、渔业 3783 3568 215 2.采矿业 1100 1100 - 3.制造业 4355 3620 735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1425 31331 94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895 9675 220 6.房地产业 12750 - - 12750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0 200 - 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283 15283 - 9.教育 823 823 - 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60 160 100 1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261 7261 - 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048万元(具体见表7) 表7 2008年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全年计划总投资 2007年累计完成额 完成比例% 全县合计(8个) 14828 19048 128.5 1.桐子营水电站 2000 3226 161.3 2.鱼泉河电站 1000 3530 353.0 3.双溪电站 2500 4174 167.0 4.农村沼气池建设 2660 2658 99.9 5.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168 719 428.0 6.宣恩观音坪电站 4000 2200 55.0 7.宣恩县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1000 1050 105.0 8.宣恩工业园区基础建设 1500 1491 99.4 五、批零贸易、外经及旅游 受物价高位运行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影响,国内消费品市场异常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37万元,增长24.9%。其中县的零售额38053万元,增长17.5%,县以下的零售额34084万元,增长34.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9453万元,增长25.2%;住宿和餐饮业12273万元,增长24.0%;其他 411万元,增长11.5%。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60家。华鑫广场正式营业,城区商贸档次得到提升。 对外经济取得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63万元,比上年的17925万元增加8338万元,增长46.5%。其中续建合同项目到位资金23545万元,增长36.7%;新签合同项目到位资金2718万元,增长288.3%。实际利用外资40.2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 全年外贸出口 420.75万美元,比上年的137.52万美元增加283.23万美元,增长206.0%。其中自营出口38.99万美元。 旅游经济不断升温,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全县累计旅游接待人数91286人次,比上年增加56226人次,增长160.4%;实现旅游收入816万元,比上年增加640万元,增长363.0%;创旅游综合收入3508万元,比上年增加2750万元,增长363.0%。年末星级饭店2家,实现零的突破。 六、财政和金融业 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健全,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2147万元,比去年的9511万元增收2636万元,增长27.7%。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20万元,增收1550万元,增长29.4%。其中税收收入5532万元,增收1403万元,增长34.0%。财政支出58376万元,增加 15505万元,增长 36.2%。 表8 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万元 2008年 2007年 ±% 一般预算收入合计 6820 5270 29.4 1、工商税收 2665 2481 7.4 2、农业税收 2867 1648 74.0 3、非税收入 1288 1141 12.9 地方财政总收入合计 12147 9511 27.7 1、工商税收 7992 6722 18.9 2、农业税收 2867 1648 74.0 3、非税收入 1288 1141 12.9 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存贷款余额同时增加。十二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6626万元,同比增加20429万元,增长16.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6464万元,比上年增加20308万元,增长23.6%。贷款余额63400万元,比上年增加3464万元,增长5.8%。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429711万元,增长26.1%;累计现金支出467732万元,增长32.7%。货币净投放38022万元,同比增加26245万元,增长222.8%。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8938万元,增长10.7%。邮电业务总量6877万元,增长14.6%。交通客运周转量26778万人公里,增长13.5%;货运周转量16334万吨公里,增长9.5%。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15.22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49.828公里。县通村油路里程达到820公里,全县已通汽车的村达268个,农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