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巴东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2 恩施州巴东县统计局

建筑市场活跃规范,企业生产较为乐观。全年实现总产值11473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走势继续看好。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1499万元(不含水布垭水电工程和省直管滑坡治理工程),较上年增长7.95%,从投资性质来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53182万元,同比下降4.01%;技改投资完成额6117万元,增长169.95%;城镇私人投资1020万元,下降13.51%;农村私人投资11180万元,增长126.48%。在总计中:全县滑坡治理、电力、交通等部门共计完成投资额24609万元,占投资完成额的34.42%。

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绩突出。2004年初确定的38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24个,完成投资额3580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4年,交通、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增加值14235万元,增长9.77%。

全社会累计完成货运量147万吨,比上年增长320%,货物周转量8262万吨公里,为上年同期的9.08倍;客运量198万人,增长60.98%,旅客周转量17465万人公里,增长148%。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937公里,已通公路行政村444个,新增公路45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6305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75万元,增长17.6%。年末拥有固定电话29373部,其中农村电话17385部,同比分别增长8.39%和18.31%,电话普及率达到21.63部/百人;全县宽带传输网络用户1664户;新增移动电话2.141万户,年末达到6.8万户;移动、联通两公司共建基站115个,遍及12乡镇,信号覆盖率达79%以上。

旅游产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经济效益成效显著。2004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4.5万人次,其中外宾7.2万人次。实现税费收入650万元。

六、国内外贸易

城乡贸易繁荣昌盛,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04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47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3118万元,增长9.21%、餐饮业零售额9218万元,增长5.95%、其他零售额5311万元,增长8.39%。在总计中,县以上零售额28545万元,比增17.81%;县以下零售额29102万元,比增0.86%。外贸出口实现115万美元,同比下降23.33%。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同口径财政收入13076万元,较同期增长8.9%。其中国税收入3401万元,增长10.2%,地税收入6681万元,增长10%,财政收入2995万元,增长5.2%。在总计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37万元,较同期增长22.5%;全县财政总支出34922万元,同比增长39.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6501万元,同比增长18.95%。

全县金融走势平稳,存贷继续保持双增。12月末,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余额179751万元,比年初增加20436万元,增长1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93079万元,较年初增加13832万元,增长17.45%;各项贷款余额82155万元,比年初增加5186万元。增长9.8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2004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0.74万人,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39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23%。

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26万元,科技费用57万元,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科技示范推广与应用”等4项科研成果荣获恩施州第十次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条件全面改善,成果辉煌。2004年度,全县拥有中小学264所,在校学生7.0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4.01万人。

在全国2004年普通中学高考竞争中,有1336人达到省线,其中本科一类上线人数254人,上线率达12.43%,本科二、三类上线人数1074人。有4人被北大、清华两所高等学府录取,在全州县市高考中再次荣登榜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基层文化丰富多彩,精雕细刻不断创新。2004年新创作各种剧(节)目4个,排练5个,为城乡人民共计演出135场;在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节目调演中共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8.3万余册。

广播电视网络不断完善。全县12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广播,100%实现了光缆联网,有2万户已联通县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终端可接受45套电视节目。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3%,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6%。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56人,其中职业医师436人(含助理医师);病床床位877个,有医疗站点的村数达到70.93%以上;县直卫生机构投资200多万元又添置了2台螺旋CT机、500毫安X光机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有力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人口素质不断提升。2004年成功举办了各类体育竞赛6场次,参赛人数达3800余人,投资300多万元,容纳15000人的体育场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又投资7万余元购置了4套体育设施,丰富了城乡人民的体育生活。在全省举办的“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中获得2个第三名;在恩施州举办的老年人门球体育比赛活动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48.33万人,同比增长0.11%,全年出生人口4805人,出生率为9.95‰,全年死亡4524人,死亡率为9.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8‰。

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4年,农村生活用电量达到31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6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5699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1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11.47%,人均生活费支出1780元,增长2.95%,农民人均纯收入1526元,较去年增长6.34%。

注: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总产值为现价。

2、所有人口数据均为公安年报数据。

3、部分数据要等全县经济普查结束后按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数据以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