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咸安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咸宁市咸安区统计局

咸安区统计局

二00四年,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咸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发展主题,着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效益、质量同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朝着快速、健康、协调方向迈进。

一、综    合

经济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初步核算,咸安区实现生产总值3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02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40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03亿元,增长7.3%。从构成来看,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3年的23.7:43.4:32.9变化为26.3:44.0:29.7,一、二产业比重上升是推动咸安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623元,增长21.4%。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全部工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25.0%,比上年加快9.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2%。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化率为31.7%,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

市场进一步净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咸安区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实行全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整体实力较弱;农村和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长渠道不宽,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     业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国家农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减免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天气情况较好,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咸安区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29244万元,增长25.2%,其中:农业产值78490万元,增长32.0%;林业产值10660万元,增长1.2 %;牧业产值25291万元,增长24.7 %;渔业产值13657万元,增长14.4%;农业服务业产值1146万元,增长       12.0%。全年粮食总产181592吨,增长15.8%;油料总产36267吨,增长29.8%;蔬菜产量239296吨,增长4 .5%;苎麻产量3181吨,增长15.6%,茶叶产量1139吨,下降2.8%;水果产量1547吨,增长9.3%。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年牲猪出栏167136头,增长5.9%;家禽出笼148.07万只,增长7.3%,禽蛋产量6086吨,增长4.7%。

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7503吨,比上年增长8.1%。

林业生产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2800亩,比上年下降38.9%;木材采伐量40778立方米,增长3.0%;楠竹采伐量277.95万根,增长3.5%。森林覆盖率41.7 %。

农业生产条件得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        124948千瓦,增长3.0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28078吨,增长5.0 %;农村用电量3216.8万度,下降10.6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3658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深化改革,激活一批工业主体;鼓励投入,壮大一批工业主体;放宽政策,新创一批工业主体。招商引资成果的显现,生产领域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建设的加快,重点骨干企业得力的信贷支持,使咸安区工业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咸安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    9.12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其中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7.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0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0.60 亿元,比上年下降0.8    %;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0.11亿元,增长22.2 %;其他工业完成增加值8.41亿元,增长47.0 %。按轻重行业分,全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42亿元,增长36.0  %;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70亿元,增长46.4 %。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65亿元,增长22.5%。企业用电量19149.5万度,增长43.6%。

工业产销衔接进一步加强,咸安区规模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69339万元,比上年增长47.8 %,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 %,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4710万元,比上年增长41.44 %;实现利润     5483万元,比上年增长4.68 %;利税总额14869     万元,增长22.21%;企业亏损额782万元,增长155.55 %。总资产贡献率9.98%,下降0.83%;资产负债率66.48 %,下降6.38 %;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62.08     %,增长41.92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66次,比上年加快0.2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12 %,比上年下降   0.7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1.6 %,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增幅均为近几年来最好水平。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建筑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建筑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招投标面不断拓宽。建筑市场管理日益加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咸安区固定资产投资由于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加强对投资结构的调整,集中力量抓好了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等有利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58万元,增长35.8%。其中基本建设36605万元,增长76.3%;更新改造投资20384万元,增长53.5%;房地产开发投资3809万元,下降29.9%。农村私人投资19113万元,增长8.7%,城镇工矿区及私人投资11409万元,增长15.3%。全年制造业投资37035万元,增长68.3%。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51个,实际到位资金40375万元,增长12.7%。其中:区直招商引资项目32个,到位资金8482万元,下降32.5%;乡镇办场招商引资项目119个,到位资金31893万元,增长37.1%。招商引资对于壮大咸安区工业经济总量,扩大咸安区工业规模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五、交通、邮电和通信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50亿元,增长8.6%。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909.8万人,增长2.6%;完成货运量274万吨,增长2.6%。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190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3%;完成客运周转量44023.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8%,咸安区公路通车里程1137.1公里,路面等级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