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嘉鱼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六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嘉鱼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目标,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抓工业、兴嘉鱼”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干事创业,提速发展。春华秋实又一年,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增长10.6%。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8.9:40.4:32.8变化为2006年的29.0:37.3:33.7,二产业比重较大幅度上升,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生产能力仍较薄弱; 3、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4、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群众生活存在困难,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2006年,全县上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244197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156326万元,比上年增长5.5%; 以蔬菜、水产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继续得到稳定发展,蔬菜产值108576 万元,同比增长8.4 %,水产产值66853万元,同比增长6.6%,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加快。2006年全县粮食面积438052亩,同比增长3.4%;蔬菜、瓜类面积474371亩,同比增长0.1%;油料面积116680亩,同比下降10.5%;棉花面积6170亩,同比增长5.8%;麻类面积71000亩,同比增长8.7%。全年粮食产量继近几年大幅攀升后,今年仍保持增长态势,其它各种农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table=505][tr][td=1,1,137]产品名称[/td][td=1,1,111]计量单位[/td][td=1,1,121]2006年产量[/td][td=1,1,136]比上年增长%[/td][/tr][tr][td=1,1,137]粮食[/td][td=1,1,111]吨[/td][td=1,1,121]167974[/td][td=1,1,136]2.7[/td][/tr][tr][td=1,1,137]棉花[/td][td=1,1,111]吨[/td][td=1,1,121]501[/td][td=1,1,136]14.9[/td][/tr][tr][td=1,1,137]油料[/td][td=1,1,111]吨[/td][td=1,1,121]11775[/td][td=1,1,136]-4.7[/td][/tr][tr][td=1,1,137]苎麻[/td][td=1,1,111]吨[/td][td=1,1,121]12004[/td][td=1,1,136]12.9[/td][/tr][tr][td=1,1,137]蔬菜[/td][td=1,1,111]吨[/td][td=1,1,121]900297[/td][td=1,1,136]0.1[/td][/tr][tr][td=1,1,137]茶叶[/td][td=1,1,111]吨[/td][td=1,1,121]1353[/td][td=1,1,136]1.0[/td][/tr][tr][td=1,1,137]水果[/td][td=1,1,111]吨[/td][td=1,1,121]1637[/td][td=1,1,136]25.9[/td][/tr][/table] 林业生产大幅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5700亩,比上年增长9.1%.。其中成林抚育作业面积19801亩,比上年增长 49.2%。木材采伐8833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5.0%。 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全年牲猪出栏141182头,同比下降1.7%;猪肉产量11228吨,同比下降1.7 %,牛肉产量457吨,同比增长0.9%;禽肉产量3412吨,同比增长22.1%。 渔业生产稳歩发展。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52090 亩,水产品产量7802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8%和4.0 %。 农田水利建设有所提高。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4.4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8.21万亩,机电排灌面积27.78万亩。 三、工业 2006年,全县坚持以工为首,推进兴工强县。重点围绕“壮大五大产业,培育经济优势;建设重点项目,培植经济亮点;发展园区经济,放大集聚效应”大做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339289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39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0%,其中:国有企业1256万元,下降17.4%;集体企业443万元,增长142.5%;股份制企业68061万元,增长4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97万元,增长17.0%;其它经济类型企业31653万元,增长24.0%。 全年轻工业产值138236万元,重工业产值201052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2.9%和54.6%,重工业增幅快于轻工业21.7个百分点;全县轻重工业比重为1:1.45。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table=519][tr][td=1,1,154]产品名称[/td][td=1,1,109]计量单位[/td][td=1,1,121]2006年产量[/td][td=1,1,135]比上年增长%[/td][/tr][tr][td=1,1,154]白酒[/td][td=1,1,109]千升[/td][td=1,1,121]1220[/td][td=1,1,135]-55.5[/td][/tr][tr][td=1,1,154]布[/td][td=1,1,109]万米[/td][td=1,1,121]2884[/td][td=1,1,135]95.2[/td][/tr][tr][td=1,1,154]服装[/td][td=1,1,109]万件[/td][td=1,1,121]504[/td][td=1,1,135]156.4[/td][/tr][tr][td=1,1,154]机制纸[/td][td=1,1,109]吨[/td][td=1,1,121]22260[/td][td=1,1,135]-6.5[/td][/tr][tr][td=1,1,154]化肥(折纯)[/td][td=1,1,109]吨[/td][td=1,1,121]42049[/td][td=1,1,135]15.3[/td][/tr][tr][td=1,1,154]水泥[/td][td=1,1,109]万吨[/td][td=1,1,121]9.05[/td][td=1,1,135]-17.9[/td][/tr][tr][td=1,1,154]焊接钢管[/td][td=1,1,109]吨[/td][td=1,1,121]129860[/td][td=1,1,135]145.9[/td][/tr][tr][td=1,1,154]黄金[/td][td=1,1,109]千克[/td][td=1,1,121]1108[/td][td=1,1,135]0.5[/td][/tr][tr][td=1,1,154]火电[/td][td=1,1,109]万千瓦小时[/td][td=1,1,121]3970[/td][td=1,1,135]3.4[/td][/tr][tr][td=1,1,154]家俱[/td][td=1,1,109]件[/td][td=1,1,121]79950[/td][td=1,1,135]16.6[/td][/tr][/table] 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价)320715万元,比上年增长42.5%,产品销售率94.53%,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